按:春梅的性格是颇为复杂的,当她还是西门庆家中的一个丫头之时,她表现得自尊心很强,骂同伴好与童仆狎混,有一回,教她弹琵琶的李铭,只不过“把她手拿起,略按重了些”,就被她疾言厉色,大骂一顿。何以她现在做了统制夫人,却反而如此“淫贱”呢?作者在这里写出了主要的原因,“饱暖思淫欲”之故。正因为她已贵为夫人,“每日珍馐百味,绫锦衣衫,头上黄的金,白的银,圆的珠,无般不有”,所爱的人又死了,丈夫又出征去了,生活空虚,“独眠孤枕”,这就“欲火烧心”了。环境的转换,令她以往受压抑的情欲,一发不可收拾。
张胜是刘二的靠山,张胜也曾令陈经济受辱。两件事并作一件事,他回到守备府,找到了一个机会,就向春梅告状了:
春梅见统制日逐理论军情,干朝廷国务,焦心劳思,日中尚未暇食,至于房幛色欲之事,久不沾身。因见老家人周忠次子周义,年十九岁,生得眉清目秀,眉来眼去,两个暗地私通,就勾搭上了。朝朝暮暮,两个在房中下棋饮酒,只瞒过统制一人不知。
作者用“舍家为国忠良将,不辨贤愚血染沙”这十四个字来总结周秀的一生。可说是评价得当的盖棺论定。他为官昏庸,用张胜这样的坏蛋做亲随,纵容他为非作歹;在家庭内他宠爱让他受骗上当的春梅,又优容春梅的奸夫陈经济,任由他掌管自已的书柬、簿籍、印信……
饱暖思淫欲(事在第一百回)
春梅纵欲身亡,但死后还得以统制失人的身份与丈夫合葬,在“三大淫妇”中,她也算是比较有“福气”的了。但作者写潘金莲与李瓶儿之死,都是用了很重的笔墨,写得十分精彩。写春梅之死,却令人有不无“草草收场”之感,这恐怕是有如孙述宇所说,“作者写完西门庆故事后”,已经兴致阑珊了。
最后一回(第一百回)写到春梅的下场。
他见陈经济不常来,请酒楼的量酒伙计,替他“勾了一个湖州贩丝客人何官人来”,本来是想给他的女儿做“恩客”的,但因韩爱姐“一心想着经济,推心中不快,三回五次不肯下楼来”。最后韩道国只好让妻子代替女儿,接这单生意。“自此以后,那何官人被王六儿搬弄得快活,两个打得一似火炭般热,没三两日不来与妇人过夜,韩道国也禁过他许多钱使。”
周秀死后,朝廷因他“奋身报国,没于主事,忠勇可嘉”,因此除了“遣官谕祭一坛,墓顶追封都督之职”外,并许其子“照例优养”,长大后“袭替祖职”。因此春梅还可以过其富贵荣华的生活。
按:“答应”在此处意同答复。春梅勾搭不到李安,又转而勾搭别人。
春梅以后见李安不来,三四五次,使小伴当来叫,婆婆初时答应(李安)家中染病,次后见人来验看,才说往原籍家中打盘缠去了。
张胜被打死 雪娥自缢(事在第九十九回)
按:“张虞侯”指张胜。“虞侯”,古官名。在宋代本系指侍卫亲军的将军。张胜只系周守备的亲随,不配称为“虞侯”的,但老百姓对衙门中人习惯加上“尊称”,这里只是沿用当时民间的习惯称谓、王六儿的撒泼与刘二旗鼓相当,虽然知道了刘二有张胜做靠山的身份,仍不服气。
(金国)大元帅粘没喝,领十万人马,出山西太原府井陉道,来抢东京。副元帅斡离不由檀州来抢高阳关,边兵抵档不住……周统制见大势番兵来抢边界,兵部羽书火牌星火来催,连忙整率人马,全装披挂,兼道进兵,比及哨马到高阳关上,金国斡离不的人马已抢进关来,杀死人马无数。正值五月初旬,交阵堵截,黄沙四起,大风迷目,统制提兵进赶,不防被斡离不(番将名)兜马反攻,没秋一箭,正射中咽喉。堕马而死……可怜周统制一旦阵亡,亡年四十七岁。正是舍家为国忠良将,不辨贤愚血染沙。
这一段写刘二的无赖口吻,甚为生动。他说那何官人欠他的钱(“歇钱”即欠钱,“塌下”即积欠),当然是信口开河,好借辞生事的。何官人跑了,他还不肯罢休。
向春梅告状(事在第九十九回)
又招惹别的熟人儿,或是商家,来屋里走动,吃菜吃酒,这韩道国当先尝着这个甜头,靠老婆衣食肥家,况此时王六儿年约四十五六,年纪虽半老,风韵犹存,恰好又得他女儿来接代,也不断绝这样行业,如今索性大做了。
就整体结构来说,韩爱姐和陈经济这段“孽缘”也似乎是可有可无,她只是像个临时拉来的“跑龙套”的角色,在这场戏将近煞科时,让她走个过场而已。不过,这个“过场”却也起了一点转入“正场”的作用,由于陈经济允许王六儿母女在他的酒店私营淫业,引出了那个前文提过的坐地虎刘二前来生事,这件事也成了致令陈经济惨遭横死的导因。
周统制本是奉命往高阳关防守的,高阳关在东昌府境内,因暂时无战事,他领兵一万二千,在东昌府屯住。日久,思念妻子,便叫随他上任的老家人周忠回去带春梅到东昌府和他做伴。
即使他当真不知妻子和陈经济的奸情,但像陈经济这样一个下流无耻,“百无一用”的二世祖,也是不宜委以重任的。这些,都是他“不辨贤愚”的实例。但他死在抵抗外敌入侵的沙场之上,却是死得其所,死得其时。也正因此,他才获得作者给予“忠良”的评价。在的众多人物中,从故事的结构而言,周秀只不过是附属于春梅的一个配角。他在“小说中的地位”,甚至不及西门庆的傍友应伯爵,可说是“次要人物中的次要人物”。但就在这样一个地位并不重要的配角身上,也体现了的不流于“脸谱化”的艺术特色。一般旧小说的毛病是在人物的描写上“一刀切”,“忠奸分明”。忠的样样都好(包括公私),奸的样样都坏。但中的周秀却并非如此。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1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