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平 | 划时代性:农耕文化向工商文化的转型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不在于贴上去的说教。在理性与非理性二者之间,人们更相信非理性的真实。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作品渗透著作者的善恶有报的因果报应思想,然而细心分析其所谓的报应最终并不能体现恶有恶报的公理,相反,西门庆、李瓶儿、王六儿、韩爱姐等都有了好的去处。
作者并未让西门庆家庭彻底惨败,这也足以说明作者的同情心还是在于男女主人公身上。
正因如此,我们解读文本依据的是人物形象和故事本身而不是作者的表面说教。
由以上分析而知,《金瓶梅》一书非但没写以积攒为命的悭吝鬼、看钱奴,且表现出对这种看财奴的卑视、厌恶,相反却鲜活地描写出了能花能挣的商人形象,表现出钱是活的、在交换流通中增值的崭新货币观。完成了由农耕文化货币观向商业文化货币观的转变。
伴随这类货币观念的转变的是消费观念(奢侈、快乐消费的消费观)、价值观(以「金钱至上」为中心的好利轻义的价值观)、审美观(以自由、快乐为中心的审美观)等一系列观念的变化,从而体现出与「重义轻利」的稳定性的农耕文化根本不同的「重利轻义」的「寻新求变」的商业文化的精神面貌,完成了由「发乎情,至乎礼义」的农耕文学到发乎情,至乎利益,尾乎礼义的商业文学的历史转型。

《王世贞与<金瓶梅>》

许建平 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9.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9.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9.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9.html

注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9.html

1《金瓶梅词话》,第56 回(香港:太平书局,1982 年,以「古佚小说刊行会」影印本为底本的影印本),页1514-1515。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9.html

2同注1,第7 回,页202-203。(以下本章所引《金瓶梅》文字,皆来自于香港太平书局1982 年版《金瓶梅词话》,不再注明,只在文中注明回数。)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9.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9.html

3 西美尔〈现代文化中的金钱〉,页6。转引自〔德〕西美尔Georg Simmel)(《货币哲学》Philosophie(des Geldes)(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年),陈戎女〈译者导言〉,页11。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9.html

4 同注3。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9.html

5 同注3。

6 同注3,页16,注释2。

7同注3,页12。

8 同注3,页11-12。

9 同注3,页12。

10同注3,页6。

11 西美尔着,涯鸿、宇声译《桥与门─西美尔随笔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 年),页265-266。

12 同注3,页7。

13 许建平《金学考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十一章叙事模式论〉〈第十二章意象组合智能〉〈第十三章写人绘心三绝〉,页303-351。

文章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本文获授权发表,原文收录于《许建平<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