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霖 | 关于张评《金瓶梅》的原刊问题(下)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22.html

d.大连本正文1 / 1b “箇”e.《趣谈》 1b “箇”f.回评1 / 5b “個”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2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22.html

图20两种本子“个”字比较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2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22.html

另一个关于在正文与卷首附论中的字上面的部分是个,而回前评中的色即通行的(见图21) 。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2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22.html

a.吉大本正文1a “刀+巴”b.《大略》 2b “刀+巴”c.回评1a “色”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2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22.html

d.大连本正文1a “刀+巴”e.《大略》 2b “刀+巴”f.回评1a “色”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22.html

图21两种本子“色”字比较

以上可证, 回评与正文的剞劂是出于两人之手。在这里, 或许有人会认为, 这可能是书坊主在安排刻工雕板时,是同时以正文与回评分别安排工作的。

笔者认为, 这种可能应该是不会有的。

这从回目名的刊刻就可见分晓:回目名一般当刻在本回的最前面,假如回前有回评的话,也当在回评前刻上,其顺序均为:第几回、回目名,然后是回评、正文。

如金圣叹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毛氏父子评《三国志演义》等莫不如此。

坊主假如真是让刻回评者与刻正文者同时分别进行的话, 肯定会注意到这一点, 在回评前刻上第几回及回目名后,不会再请刻正文者重复刻上回目名次与回目名的。

可是吉大本、大连本在置于后面的正文前已刻上第几回及回目名后,在每一回的回评前既叠床架屋地刻了个“第几回” ,又省略了回目名,这不是明证回评与正文刻有先后,回评就是加插进去的吗?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 是否就可以简单地得出结论———原刊本当是一种无回评本呢?但这样考虑的话,同样存在着疑问:为什么张道渊在谈到其兄竹坡评点《金瓶梅》时说“遂键户旬有余日而批成” , 似乎是一次批成、推出的。

康熙壬辰年(1712) , 亦即竹坡殁后十五年,刘廷玑在纵论多种小说时,谈到当时“海内传者甚少”的张评《金瓶梅》是“先总大纲, 次则逐卷逐段分注批点” (《在园杂志》) , 显然他当初见到的是有回评的。

这样, 从目前所见的实际情况分析, 回评与正文并非同步剞劂的, 回评当刊刻于后,而从张道渊、刘廷玑所说的情况看来, 其初刊又似乎是即有回评的。

究竟应该怎样来分析这种矛盾的情况呢? 笔者认为, 张道渊说的“旬有余日而批成” , 显然不可能是指百回大书的全部评点工作, 而只能是指部分的工作。

合理的推测,当是张竹坡经过一段时间(肯定要大大超过十余天,甚至是经过平时多年的积累)的正文点评后,先交书肆雕板, 此时是尚缺回评的, 当他为了保证评点的完整性而补交回评时, 刊刻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每回正文前已刻了序号与回目名。

这些回评倒是很有可能在“旬有余日”内一气呵成的。

这时书肆就只能另请刻工操刀, 补刻回评, 独立编码, 待正式发行时逐回插人正文的各回目之前。

所以, 原刊本当是剞劂时是正文与回评分别进行, 而当发行时, 就是一种有回评的完整的本子了, 后来出现的没有回评的本子, 则是或在流传过程中遗失了, 或是书商为了节约成本而在翻刻或重印时抽掉了。

在回评问题上, 第二类中的张桂本比较特殊。它有回评, 但回评是从第七十七回才开始有的,这些回评又都与吉大本是同板。

这种缺了一大半回评的现象是怎样会产生的呢?它既不像是书商为节约成本而故意抽掉的, 也不像是在流传过程中不慎亡佚的, 这种现象却正好说明正文与回评是分别印刷的, 而在装订、发行时才并在一起的。

当书商发现少印了前面的二十三回,全书配不齐了,但又不忍抛弃后面尚有的回,于是就勉强将不全的前半部分与完全的后半部分订成了一本以出售, 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

第三类是张衙本。它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混合本。

其卷首扉页、50叶100幅插图及包括《寓意说》《凡例》《第一奇书非淫书论》在内的所有附论是用了大连本的板子刷印的。

但正文及其评点,除个别回仍用大连本板子(如第 21、22、23、98 回)刷印外, 基本上都经重新翻刻,成为一种既有别于大连本,又不同于吉大本,可以说与存世所有张评本不同的另类本子。其最显著的特点有以下两点。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一是回评与正文连码了。

笔者所见不同系统的所有存在回评的张评本都是回评与正文不连码的,唯独此本除第 21、22、23、98回的回评与正文不连码之外,其他各回都是连码的,包括已亡佚回评的第31、32回的正文页码也不是从1开始的。

那不连码的四回,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

一种如第 21、22、23回是因利用了大连本旧板刷印的, 最明显的特征是保存着几条大连本特有的眉批;另一种如第 98回,它的正文既不同于大连本,也有别于吉大本,这就应该是在翻刻时据某底本照刻而造成的, 这也留下了张衙本翻刻的底本也是不连码的证据。

二是眉批不见了。

除了上文说的第 21、22、23回利用旧板刷印者外, 张衙本在翻刻时将大部分眉批改成了旁批, 少数的干脆删去了。

那么,张衙本翻刻的祖本是谁呢?是大连本,还是吉大本?粗看起来, 它除了多刻俗字与叠词用“匕”同大连本之外, 其评点文字的多寡异同多与吉大本相同。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