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明 | 论《金瓶梅》的语言艺术特色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宋惠莲:「咱不如还在五娘那里,色丝子女。」(第23 回)
韩玉钏:「好淡嘴,女又十撇儿!」(第42 回)
这些话别说在今天,即使在当时,一般读者也是很难懂的。
原来「色丝子女」是「绝好」二字的拆字格,「女又十撇儿」是「奴才」二字的拆字格。
宋惠莲、韩玉钏是不识字的下层妇女,她们怎么会懂得利用拆字格来说话?这除了说明作者作为封建文人对拆白道字的偏爱和故弄玄虚以外,又能说明什么呢?
这种拆白道字,也确属「语句新奇」,然而它却为一般人所看不懂,更谈不上「脍炙人口」。
这说明再新奇的语句都必须「从人里面流露出来,不要从外面把语言粘贴在人身上。」[20]
尽管拆字格也是活在当时封建文人唇舌上的口语,但它的流通范围有限,不是真正「有生命」的词语,特别是把它粘贴在不识字的人身上,那就显得十分荒谬了。
其次,滥用谐音、隐语,是《金瓶梅》语言中存在的又一美中不足之处。
应该肯定,《金瓶梅》中有些谐音、隐语是用得比较好的。如李瓶儿生孩子,孙雪娥抢着去看,潘金莲妒姓大发,说:「卖萝卜的拉盐担子,攘咸嘈心。」(第30 回)
这个歇后语中的「咸嘈心」,就是「闲操心」的谐音,说得既形象,又风趣;既含蓄,又明白,活画出了潘金莲那嫉妒、刁钻的性格和讽刺、挖苦的口吻。
又如潘金莲因西门庆宠爱李瓶儿,有一次她听说西门庆在李瓶儿房里喝酒,气头上便咒骂道:「贼强人!把我只当亡故了的一般。一发在那淫妇屋里睡了长觉也罢了。」(第34 回)
这「睡了长觉」便是「死」的隐语。不直接用「死」字,既增加了语言的含蓄性,又把潘金莲那狠毒、妒忌的性格,表现得鲜明突出而又分寸适当。
由此可见,谐音、隐语运用得好,第一,必须明白易懂;第二,必须为刻画人物性格所必需。不符合这两条原则,我们就称之谓「滥用」。

绘画 · 潘金莲

在《金瓶梅》中,滥用谐音、隐语的现象也不在少数。例如:
(1)自今以后,你是你,我是我,绿豆皮儿青褪了!(第82 回)
(2)你平日光认的西门庆大官人,今日求些周济,也做了瓶落水。(第56 回)
以上语句不能说不「新奇」,可是它究竟有几个人能看得懂呢?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又有多少作用呢?
例(1)是以「绿豆皮儿青褪了」,来作「请退了」的谐音。这是潘金莲在发现陈经济有孟玉楼的簪子时对陈经济说的气话。
既然是情人生气时表示要分手,又何必以「青褪了」作「请退了」的谐音来打趣呢?这种打趣显然是作者粘贴在人物身上,而不符合当时人物生气的特定神情的。
例(2)是以「瓶落水」作为「不!不!不!」的隐语。
因为瓶子落水,水往瓶里灌,就必然发出「不!不!不!」的声音。这是常时节的妻子对常时节说的。夫妻谈话,又无外人在场,有什么必要用这种令人费解的隐语呢?
可见「语句新奇」,绝不能猎奇;猎奇的结果就不是脍炙人口,而是令人生厌,是为小说语言之一大忌。
再次,滥用俗语、歇后语,也是《金瓶梅》语言中存在的一个美中不足之处。
俗语、歇后语,是群众口语的结晶,它对于增强《金瓶梅》语言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无疑地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但是也确有一些俗语、歇后语用得晦涩、累赘,令人费解。例如:
(1)然后叫将王妈妈子,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把那淫妇教他领了去,变卖嫁人。(第82 回)
(2)莫不是我昨夜去了,大娘有些二十四么?(第53 回)
例(1)「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是指谁做的事,谁来收拾,即「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意思。
这是孙雪娥在与吴月娘议论拟叫王婆把潘金莲领出去时说的。这个俗语本身缺乏形象性,如果不费一番思索,人们很难理解其含意。
例(2)「二十四」是指什么?叫人实在颇费思索。原来因为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叫做「二十四气」,所以把「二十四」作为「气」的歇后语。
这是西门庆问丫鬟小玉,吴月娘是不是有些生气的意思。何必用这种既缺乏形象性,含意又很晦涩的歇后语来为难读者呢?不但读者很难看得懂,连当事人丫鬟小玉也未必听得懂吧。
事实说明,群众中的俗语、歇后语虽然大多数是好的,但也有些是缺乏形象性,晦涩难懂的;有的可能在此时此地人看来好懂,而在彼时彼地人看来就感到费解了
因此作家博采口语必须考虑到口语流行的时空限度,采取那些真正有生命力的词语。
除了以上三个美中不足之外,《金瓶梅》在语言方面还存在着粗俗、琐碎、单调、肤浅等弊病,这些我已有专文论述,[21]这里就不谈了。

《小说史话》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43.html

周中明 吴家荣 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43.html

注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43.html

1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43.html

2张竹坡:〈金瓶梅读法〉之80。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43.html

3见乾隆42 年刊本《张氏族谱》传述类。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43.html

4同注1。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43.html

5鲁迅:〈写在《坟》的后面〉,见《鲁迅全集》第1 卷。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43.html

6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43.html

7鲁迅:《集外集‧《穷人》小引》。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43.html

8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论写作》。

9高尔基:〈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见《人民文学》总第41 期。

10李准:〈《大河奔流》创作札记〉,《河南文艺》1978 年第1 期。

11崇祯本《金瓶梅》第24 回眉批。

12侯忠义等编:《金瓶梅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