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宗一 | 戏曲史 · 心史 · 社会史(《建构审美化的心灵史》精选篇)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一些优秀的剧作家在做出时代回声时,感知的渠道往往来自多方。特别是仕途坎坷或社会地位低下的剧作家,相对来说更有机会熟悉市井中的风俗人情和人生悲欢离合的底蕴。因此他们心灵就更容易与人民的心灵相通。

事实上,在元杂剧杰作中的纸底,大多蕴藏着人民群众的郁勃心灵,蕴藏着他们对于极端专制主义暴政的反抗之音,表现着他们对于当权者摧残文化,压抑人才,颠倒善恶美丑的深沉愤慨,并进发出某些离经叛道的呼声。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6.html

请看元剧名篇《窦娥冤》是如何通过它的主人公控诉那个罪恶的社会吧: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6.html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6.html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6.html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6.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6.html

这是震动人心的怒吼,它充分写出了窦娥无辜受害、含冤难诉的心情。它对封建世俗观念中最公正无私的事物——天、地、日、月——都彻底加以否定,实质上就是对现实人间最高统治者的否定。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6.html

因此,它既是窦娥以及和窦娥同样命运的人们愤怒情绪的猛烈进发,也是觉醒了的妇女的呼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6.html

这种对黑暗统治的彻底否定,这种觉醒了的意识,具有强大的精神武器的力量。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6.html

再看关汉卿的《单刀会》。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6.html

这一杂剧的史实根据实在不充分,在《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关于关羽赴会事,只有一句简略记载,而戏中的绝大部分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几乎都是虚构的。

剧作家的创作意旨是要写出一种个性,一种激情,这就是那响彻在全剧中的主旋律——对英雄人物的伟大历史业绩的向往和对英勇豪迈精神的礼赞。

在剧作家的内心中翻腾的是一股浩然正气,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一个真正强者的激情。

一句话,关汉卿意在通过关羽的精神去反映我们民族的精神,同时又把它作为精神的灯光,引导苦难的元代人民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更高的理想,更高的品质,也就是要通过自己作品的灵魂去影响民族的灵魂。

在这个意义上高尔基说的对:“文学是一个民族情绪的历史。

绘画·窦娥冤

最后有两个问题要提,还有一点感慨要发。

一个我至今还无力把握的情况,或者说始终使我困惑的问题是:中国社会史的分期的争论是否一直还在左右着中国文艺史的分期?

据我所知,现在大部分高等院校的中文系所开设的中国文学史,对其分期问题,仍然是在中国社会史的分期上左顾右盼,或从范说,或从郭说,或从翦说,或从侯说等。

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上,我们完全没有自己的主体性构架,而是从属于史学界的意见,形成了一种依赖的惯性。

同样,迄今为止(我因为见闻太窄),我也没有发现史学界把中国文艺发展史的分期作为参照系。这到底是一种偏见,还是一种既成法规?

记得李泽厚先生在他的力作《美的历程》中提出这样的意见,即“中国社会史的分期仍在争论,但在意识形态领域以及美学和艺术发展史上,却似乎相当明显”。[6]

这样一个事实,似乎还没有引起文史家们的充分注意。我想所谓哲学思考,其要点就在于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去观察人和他们所处的时代。

社会史和文艺史的研究是否也应选择某个新的视角呢?

第二个问题,观念和方法。

据金克木先生的介绍,近几十年来,有下列九种科学的美学研究,或者说是艺术科学研究。

即一是历史学的研究,二是用比较方法进行研究,三是社会学的美学研究,四是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五是心理学的美学研究,六是心理分析(精神分析)的美学研究,七是人类学的美学研究,八是符号学的美学研究,九是信息论的美学研究。

在这九种研究方法中,我比较多地还是用历史科学的方法和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文艺。

应该承认,过去我们只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强调阶级斗争,只承认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而忽略甚至否认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每一个民族文化都具有它本身前后一致的共同特点。

否认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由各种复杂因素所形成的自身发展规律。目前这种偏向已经得到纠正。但是,是否会发生另一种偏向或片面性呢?

即在探讨一个民族文化传统时忽略并无视它和社会形态间的一定联系,回避它和社会斗争、民族矛盾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

我们知道一件艺术作品,不但与创作者自身有关,同时也与一定时期的社会风尚有关。

在这种文化艺术繁荣的原因中,常常有历史主义和伦理主义的二律背反的现象。试看元朝的短暂历史,一方面在残酷的民族矛盾的战争中,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的动乱之中,挣扎于死亡线上;另一方面战争也推动了历史进展。

在人类社会中,有些残酷的行为却常常具有历史动力的性质。因此哲学家们才说,历史总是在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前进。

历史的进步往往伴随着道德的沦丧。戏曲的发展就碰到了这一矛盾,关汉卿等优秀作家们也碰到了这一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元朝的民族矛盾虽然给人民带来了苦难,但也扩大了剧作家们的生活和创作的视野。

元剧题材的拓展,剧作家审视生活角度的多样就是证明。

记得有一位作家大致说过这么一段话,即天下的学问,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相互关联。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