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恒 | 嘉靖大名士说」缘于「世庙巨公说」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其五,屠本畯所言是「有人为陆都督炳诬奏,朝廷籍其家。其人沉冤,托之《金瓶梅》」,也并未说是嘉靖大名士。
沈德符的「嘉靖间大名士说」究竟缘起何人呢?我个人认为来自万历丁巳本《金瓶梅词话‧廿公跋》,其跋原文如下:
《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盖有所刺也。然曲尽人间丑态,其亦先师不删郑卫之旨乎?中间处处理伏因果,作者亦大慈悲矣。今后流行此书,功德无量矣。不知者竞目为淫书,不惟不知作者之旨,并亦冤却流行者之心矣。特为白之。
(廿公书)
「世庙时」即嘉靖时。「巨公」即一大名人,与大名士的提法相类似。
「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与沈德符的「闻此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指斥时事」之说实为一意,这是其一。
其二,《金瓶梅》初刻于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617),沈德符的记载则写于1619新秋,廿公说在前,所以沈德符的记载「闻此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是承廿公说改动而来的。
其三,廿公为谁的化名。要弄清这个问题,先要分析一下〈廿公跋〉的主要内容。
〈廿公跋〉的内容有两点:第一点是驳斥把《金瓶梅》当作淫书的错误观点,认为《金瓶梅》是部「曲尽人间丑态」的讽刺之作,书中所涉及到的男女性爱是承袭了「先师不删郑卫之旨」;
书中「处处埋伏因果」,是要引起世戒;作者是以「大慈悲」的心肠来创作《金瓶梅》,其创作动机是纯正而善良的。
第二点是驳斥反对梓行此书的说法,认为刊刻、发行此书的人是「功德无量」,而那些把《金瓶梅》看成是淫书的人们是群「不知者」,他们既不知道《金瓶梅》的创作意图,也不理解刊行此书的人的良好愿望。

《金瓶梅词话》

跋,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批评的主要样式之一,它一般地既要介绍某本书的思想与艺术价值,也要肯定某本书的出版发行。
应该说〈廿公跋〉是一篇较为完整的小说批评文章,它的针对性是很强的。
我们知道,说《金瓶梅》是淫书的人,在当时一是董思白,他坚决将此书焚掉;二是袁中道,他认为「此书诲淫」;三是李日华,说《金瓶梅》是市井淫秽小说中最不堪入目的一部;四是沈德符,他不仅诬蔑此书坏人心术,而且攻击想刊刻此书的人死后阎王也不会轻饶他,要遭犁舌的报应。
而称赞《金瓶梅》的人,在当时一是袁宏道,认为《金瓶梅》是「云霞满纸」,并把《金瓶梅》与《水浒传》相提并论,赞誉为奇书;
二是马仲良,他先是站在冯梦龙一边,主张刊行此书,后又附合沈德符的观点,认为刊行此书不合时宜;
三是谢肇淛,他称《金瓶梅》的作者为「稗官之上乘」「炉锤之妙手」;
四是冯梦龙,他不仅为世间能有《金瓶梅》这部奇书的出现而感到惊喜,而且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心情,主张立即刊行此书,但他遭到了沈德符的反对,沈德符当面指责了冯梦龙。
显而易见,同时攻击《金瓶梅》的作者与刊行者,在当时仅只沈德符一人,而同时赞扬《金瓶梅》的作者与刊行者的也只有冯梦龙一人。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所回忆,沈德符与冯梦龙两人是在同一时间(万历四十二年或万历四十一年)、同一地点(沈德符处),当着马仲良的面而就这两个问题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那么,在万历四十五年的〈廿公跋〉中就这两个问题同时为《金瓶梅》正名的就应是冯梦龙无疑。
〈廿公跋〉可以说是前四年沈德符与冯梦龙争论的继续,只不过变换了方式而已。
〈廿公跋〉中「特为白之」这句话,更是点睛之笔,即是跋语的作者特地为自己辩白,特地针对前事而写的。因此,廿公为冯梦龙的化名则不言而自明了。
由此可见,沈德符的「嘉靖大名士说」来自廿公的「世庙巨公说」,而并非他的独创。

《冯梦龙 ·金瓶梅 ·张竹坡》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0.html

陈昌恒 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0.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0.html

注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0.html

1〔美〕马泰来:〈诸城丘家与《金瓶梅》〉,《金瓶梅评注》(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页259。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0.html

2〈现存《金瓶梅词话》是《金瓶梅》的最早刊本吗〉,《光明日报》1985 年11 月5 日。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0.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0.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0.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0.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0.html

文章作者单位:华中师大出版社

本文获授权刊发,原文收录于《陈昌恒<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