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金瓶梅》梦幻比较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再说局部之梦, 这里指具体的梦境。假如我们暂时抛开梦幻描写中主观表意突出, 可归入叙事技巧的部分, 我们可以把梦境分为思绪之梦、预兆之梦和果报之梦 (当然小说中的梦境可能兼属不同类型, 如此划分只是为了讨论方便) 。弗洛伊德于1932年出版了他的《精神分析引论新讲》, 对他早期的许多观点做了修正和补充, 所修正的一个颇重要的观点就是把梦分成愿望的梦、焦虑的梦和惩罚的梦三类 (8) , 则与我们的分类有契合之处。

1. 思绪之梦, 即如潘金莲所说: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01.html

“梦是心头想”, 弗氏的说法是“梦是潜意识愿望的实现。”两书梦幻描写多数可归入此类, 这里选择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描写观之, 我们以“宝玉梦可卿” (《红》第五回) 和“西门庆再梦瓶儿” (《金》第七十一回) 为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二梦均体现了被压抑愿望的满足。比如前者, 宝玉已处于身心渐趋成熟的少年期, 入梦之前秦氏卧室内充满香艳和性感色彩的器物摆设, 充满性的暗示, 极易形成宝玉临睡前的独特心境, 当这些心理刺激延至梦中则幻化为意象, 宝玉的性欲因而释放出来。至于后者, 因为此前不久, 西门庆已经梦见过瓶儿, 给西门庆以强烈的刺激此次属于记忆的重现而日常生活的惯性又使好色的西门庆自然地把思念瓶儿的愿望和与瓶儿性交的欲望叠合在一起, 同样使这个梦成为性梦, 我们如果进而以文化学的角度审视, 可以发现二梦的异质同构关系, 进而判断出它们古老的文化原型———楚襄王高唐会神女。宋玉在《高唐赋》序中云:“先王尝游高唐, 怠而昼寝, 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 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其《神女赋》序亦云:“ (楚襄) 王寝, 梦与神女遇, 其状甚丽, 王异之。”此二赋是中国文学于梦境中引入性爱描写的滥觞之作, 对后世影响极大。比照两部小说的描写, 我们认为, 可卿与瓶儿在此即充当了“自荐枕席”的神女角色。对于秦可卿, 历来评论颇多, 多以为她即是神女, 有研究者还具体考证出秦氏乃“长白山神女”, 她所代表的是满族萨满教的纯情文化, 指出在萨满教里, “男女主祭萨满在`净身'礼时, 独可与神媾合。” (9) 倘若此说可以成立, 当是高唐神女原型的一个变体。至于李瓶儿, 我们首先来看当时的梦境, “ (西门庆) 忽然听得窗外有妇人语声甚低, 即披衣下床, 趿着鞋袜, 悄悄启户视之。只见李瓶儿雾鬓云, 淡妆丽雅, 素白旧衫笼雪体, 淡黄软袜衬乡鞋, 轻移莲步, 立于月下”, 如此描写, 为《金瓶梅》中绝少的纯净优美之笔墨, 此情此景, 譬之天台逢仙, 亦不为过。再看第二十九回吴神仙相面词:“花月仪容惜羽翰, 平生良友凤和鸾。朱门财禄堪依倚, 莫把凡禽一样看。”此判词在众判词中显然与众不同, 而其中“平生良友凤和鸾”句尤意味深长, 照之其后第六十六回瓶儿病亡, 应伯爵有言”嫂子戴凤冠, 穿素衣, 骑鹤腾空而去”, 为非平常套语。以上所述多少能让人看出神女的影子, 至少在笑笑生的写作意念中当是如此。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01.html

2. 预兆之梦。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01.html

这是梦者由对现实生活的焦虑而引发对潜在危机的感知, 这种模糊的感知延至梦境便可能出现预示性的意象或象征性的病变、厄运。如《红》中黛玉惊恶梦, 凤姐梦人强夺锦匹, 《金》中西门庆梦簪断, 月娘梦镜破等均属此类, 这是中国传统的征兆梦, 而这类描写往往与占卜的巫文化联系在一起形成占梦迷信诗经·小雅》中的《斯干》和《无羊》就记载了最早的占梦, 前者以梦占生育之男女, 后者以梦占年岁之吉凶, 有关记载还见于《周礼》、《左传》等先秦古籍及历代说部。在民间则出现如《周公解梦》、《孔明解梦》一类的占梦书, 如《金》第七十九回吴月娘“梦见了大厦将颓, 红衣罩体,攧折碧玉簪, 跌破了菱花镜。”吴神仙解为:“大厦将颓, 夫君有厄;红衣罩体, 孝服临身;折了碧玉簪, 姊妹一时失散;跌破了菱花镜, 夫妻指日分离”。即是流行的《周公解梦》的说法。10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01.html

与征兆相关的还有阴灵托梦, 这种神谕式的托梦在两书中频频出现, 如可卿托梦, 尤三姐托梦, 元妃托梦, 武大托梦, 瓶儿托梦, 金莲托梦等。这种文学表达方式及相应的文化心理在中西文学史上颇具普遍性, 如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亦有国王死后显灵的描写, 这类描写都基于人死后有灵的观念, 表明原始人类的知识蒙昧和恐惧心理, 而后代的作家只是把它作为文学传统来继承。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01.html

3. 果报之梦。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01.html

弗洛伊德的“惩罚的梦”可与此对应, 弗氏认为这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批评、检查和惩罚机构的愿望。”11这就从心理学上解释我们的因果报应说。《红》与《金》中的造恶者王凤姐、赵姨娘、西门庆、李瓶儿等在临死前无一例外地受到冤魂缠扰,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这是妇孺皆知的佛教观念。“恶人自有恶人磨”, 作者们为凤姐、西门庆等安排的结局, 正是果报的必然。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01.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01.html

三、《红楼梦》对《金瓶梅》之“梦”的继承与超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01.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0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