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卷六《细侯》的故事情节,是借鉴于《金瓶梅》第二回“俏潘娘帘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说技”中,“约莫将及他归来时分,便下了帘子,自去房内坐的。一日,也是合当有事,却有一个人从帘下走过来。自古没巧不成话,姻缘合当凑着。妇人正手里拿着叉竿放帘子,忽被一阵风将叉竿刮倒,妇人手擎不牢,不端不正,却打在那人头上。妇人便慌忙陪笑。把眼看那人:也有二十五六年纪,生得十分浮浪……手里摇着洒金川扇儿,越显出张生般庞儿,潘安的貌儿,可意的人儿,风风流流从帘子下丢个眼色儿。”“这个人被叉竿打在头上,便立住了脚。待要发作时,回过脸来看,却不想是个美貌妖娆的妇人。”“那人见了,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早巳钻入爪哇国去了,变作笑吟吟脸儿……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觑风情的贼眼,不离这妇人身上,临去也回头了七、八回,方一直摇摇摆摆,遮着扇儿去了。D“当时妇人见了那生的风流浮浪,语言甜净,更加几分留恋。”“却说这西门大官人自从帘下见了那妇人一面,到家寻思道:“‘好一个雌儿,怎能勾得手?’猛然想起那间壁卖茶的王婆子来:‘堪可如意,这般这般,撮合得此事成,我破费几两银子谢他,也不值甚的。,D(日本内阁文库藏《新镌绣像批评金瓶梅》35-37页)
《聊斋志异》卷六《细侯》:“昌化满生,设帐于馀杭。偶涉廛市,经临阁下,忽有荔壳坠肩头。仰视,一雏姬凭阁上,妖资要妙,不觉注目发狂。姬俯哂而入,询之,知为娼楼贾氏女细侯。其声价颇高,自顾不能适愿。归斋冥想,终宵不枕。明日,往投以刺,相见,言笑甚欢,心志益迷。托故假贷同人,敛金如干,携以赴女,款洽臻至……细侯蹙然曰:‘妾虽污贱,每愿得同心而事之。君既无妇,视妾可当家否?’生大悦,即叮咛,坚相约。”其母要二百金,细侯自己仅能凑办百金,让满生凑办一百金,但满生家素贫寒百金难办。他与细侯约定,他去湖南盟友处凑办,三四月可归。谁知生至湖南,盟友已罢官家居,钱未办成,困于湖南,一过四年,细侯被迫嫁于富商。后来满生出狱归,得知自己于牢中不能出,皆富商用钱买通官吏,迫使细侯嫁给他。后来满生将此事告于细侯,细侯将其与富商生的儿子杀死,携带自己的东西,往投满生。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8.html
《聊斋志异》卷十一《某甲》的故事情节,脱胎于《金瓶梅》第二十六回“来旺递解徐州,蕙莲含羞自缢”。来旺是西门庆手下一名忠实的奴仆,西门庆以其极鄙卑的手段,霸占了他的妻子宋蕙莲。此事,被潘金莲得知,她向西门庆进谄:“剪草不除根,萌芽依旧生;剪草若除根,萌芽再不生。”西门庆就施用了潘金莲的毒计,使来旺陷进他的圈套:一是,定罪为谋杀其主;二是,欺骗银两。把来旺押送提刑院,西门庆又送上礼物,把来旺判刑入监,最后押解回老家徐州,永无生还。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8.html
《聊斋志异》中《某甲》,其主人某甲,与其仆人之妻私通,某甲为霸占其妻,将其仆设计杀死,可谓“剪草除根”。其故事梗概,类于西门庆之恶行。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8.html
《聊斋志异》之《凤阳士人》篇中,写丽人与凤阳士人及其妻,三个对酌时的一段:“士笑曰:‘卿为我度一曲,即当饮。’丽人不拒,即以牙板抚提琴而歌曰:‘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嗑牙?望穿秋水,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歌竟,笑曰:‘此市井里巷之谣,不足污君听,然因流俗所尚,故效颦耳。’音声靡靡,风度狎亵。士人摇惑,若不自禁。”;上海有正书局精印《原本加批聊斋志异》,此段眉批曰:“从《金瓶梅》脱化来。”也足以说明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受《金瓶梅》创作思想的影响这一历史事实,早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8.html
《聊斋俚曲》,其创作明显受《金瓶梅》影响者,有《新婚宴曲》、《夜雨思夫曲》、《琴瑟乐》、《丑俊巴》、《禳妒咒》与《增补幸云曲》;《富贵神仙》中某些情节,亦颇有《金瓶梅》风味。《新婚宴曲》与《夜雨思夫曲》据前野直彬与藤田佑贤二位先生引用日本庆大聊斋文库的藏本,说是写成于康熙五、六年间。这两支曲子,我未能见到,只从二位先生的文章得知其“聊斋风味”很浓。《琴瑟乐》曲的创作,所受《金瓶梅》的影响,是明明白白的写在那里:日本庆应大学“聊斋文库”所藏《琴瑟乐》曲中,引用了《金瓶梅》第四回“交颈鸳鸯戏水”;第四回“男子物”与“女子物”;第六回“寂静兰房簟枕凉”;第八回[山坡羊];第七回与第九回关于孟玉楼与潘金莲的描写。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8.html
《琴瑟乐》与《金瓶梅》间的关系,我们从《琴瑟乐》曲[对玉环带清江引]中,也可找到一些例证。该曲中所说的“奇书读一卷”和“打油歌儿”就关系着蒲松龄读《金瓶梅》与所读《金瓶梅》版本的问题。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8.html
下边,我们作点小小的考证。“奇书读一卷”中的“奇书”,就是指的《金瓶梅》。把《金瓶梅》称为“奇书”,最早的是明末清初的大戏剧理论家李渔。他在“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序》中说:“尝闻吴郡冯子犹,赏称宇内四大奇书,曰:《三国》、《水浒》、《西游》及《金瓶梅》四种,余亦喜其赏称为近是。”(西衡堂刊本《三国演义》卷首)“康熙乙亥年”,即康熙三十四年,张竹坡批评、刊刻的《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是最早把《金瓶梅》称之为“第一奇书”的。但在张竹坡批评、刊刻《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的前一年,即康熙甲戌三十三年,蒲松龄的好友李希梅,就已经看过《琴瑟乐》,并为之写了《跋》诗。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判定,蒲松龄所读的“奇书”——《金瓶梅》,并不是张竹坡评本。这中间,只有崇祯年间刊刻的李渔评改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亦即称之为“崇祯本”。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8.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