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西门庆并不是一个纯粹普通的商人,他亦官亦商,官商勾结。由于亲家失势倒台,经过一番周折,西门庆与东京太师蔡京勾搭上关系,从此飞黄腾达起来,使西门庆在政治上获得靠山。同时他资助了穷书生蔡蕴,蔡蕴在考上状元之后被任命为扬州巡盐御史,蔡蕴第二次来到西门庆家时,蔡御史答应西门庆早一个月支取三万盐引,这为其带来了惊人的财富,西门庆仅仅花了一千两银子,就从杭州置办一万两银子的绸缎货物,足足十大车,还换回了南京置办的货物,有二十大车。西门庆死之前,狮子街缎子铺的本钱还有足足五万两银子。西门庆当上了正提刑,荆都监找他求情,他自己也收授了两百两银子的贿赂。在《金瓶梅》中贪赃枉法、卖官鬻爵、钱权交易、勾心斗角、忘恩背义、损人利己的现象,也都实实在在地腐蚀着人伦道德,瓦解着传统秩序。《金瓶梅》的深刻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局限于西门庆一人一家,而是将他们置于时代和社会的大背景上,“依山点石”,将笔触伸向了广阔的社会。西门庆只不过是这个时代的象征。整个社会三教九流,乃至娼妓、乞丐,都在人欲的膨胀中丧失了对人生理想更高的追求,可以说作品中人欲泛滥带来的是整个社会腐朽和道德的沦丧。
三、宗教的世俗化倾向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8.html
宗教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化现象,《金瓶梅》中有大量关于道教与佛教的描写。首先有关道教的描述极其普遍,《金瓶梅》中记述的民间道教活动有五种:第一,西门庆几个人在玉皇庙中兄弟结拜,由吴道官主持;第二,西门庆生子酬神,在玉皇庙中寄名,寻求神灵护佑,由道士主持;第三,请道士为家人相面,判定终身,趋吉避凶;第四,请道士建坛驱鬼,作法镇魔,祈求疾病痊愈;第五,为死者超度,二七、五七、白日三建道场由京城黄真人和玉皇庙道观主持。小说中描写西门庆参与的道教活动中,塑造了一个个贪财的道士形象。从作品叙事看,明朝中后期道教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世俗化倾向相当严重,医卜星命之流的行当都与道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孟玉楼以做工精细的小履鞋,嘲笑道士不安分守己,竟然养有老婆。西门庆死后,作者又从三件事上对道士们进行嘲讽:一是道观碧霞宫成为藏污纳垢奸淫他人妻女的地方,道士石伯才是“贪财好色之辈,趋时揽事之徒”。石伯才看吴月娘长得美,便想引诱她,于是千方百计地将她留在山上宫中。由于吴月娘的极力反抗加上吴大舅的及时赶到,结果没有得手;二是描写杨大郎,绰号为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挝着人家本钱来使。杨大郎说谎首先把自己老婆吓死,然后又去骗取陈经济的钱财;三是陈经济混入临清晏公庙后,主持任道士因贪财而亡。不仅道教,佛教亦是如此,《金瓶梅》中描写的僧尼形象,除了普静禅师没有褒贬,其余僧尼均为色而动机不纯。作品先描写了一群和尚为武大郎超度,这帮和尚对念佛祭灵兴趣不大,却对潘金莲与西门庆的鬼混感兴趣。后来在城外永福寺出现的胡僧是个形容古怪的云游僧人,西门庆将他请到家中,他竟将一大桌饭菜,无论荤素一扫而光,西门庆问他有没有房术的春药,胡僧取出葫芦给了西门庆一百粒药丸,又给了一块粉红的药膏,并嘱其使用方法。对经常出入西门庆家门的尼姑,观音寺的王姑子、法华寺的薛姑子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充分揭示了佛教文化的腐败性。小说对道教、佛教两大精神宗教的描写以及对道士与僧侣的戏说,就是晚明社会宗教迷信盛行,人们精神世界向世俗化方向发展的折光。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8.html
四、节庆丰富了城市精神文化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8.html
节日庆典也增加了小说城市精神文化的叙事线索。宋代以前,青年女子被闭锁在楼台闺房,避免与异性接触,街市店肆也难见妇女往来,至于开张做买卖的女子更是绝无仅有,男女相会几乎不可能。宋代以后,村镇社日、庙会等集体活动增多,明中期以后,庙会、佛会更是在全国各地兴盛起来。封闭的生活全被打破。如上元灯日,男女游戏成群结队;清明祭扫坟墓也是男妇俱往,舆车壶浆,络绛于道;庙会、节日这些重大集体活动中,男女相聚,并演杂剧,更增添了游乐的气氛。乐而思淫,难免会引发出一幕幕私情。《金瓶梅》中每一次元宵偷情,总能刻画出一位新上场的女子形象。第41回西门庆在楼上看完烟火到楼下的内房与王六儿厮混。一个无知儿童听见正房里有笑声,就在门缝里张看,结果看了个不亦乐乎。那样一种视角的平移和对接,在城市节庆景观上,把街市灿烂的元宵灯火替换成纵欲行为,极具戏剧色彩。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8.html
总之,《金瓶梅》中的晚明城市社会是个商品经济发达、物质相对丰富,社会体制被僭越、钱能通天的时代,心学异端思潮在冲破“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伦理禁锢后,未免对“人欲”矫枉过正,作品深刻剖析了西门庆及各色人等,家庭、商场、官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以及明中后期市民阶层呈映出的骄奢淫逸、现世享乐的消费观念,当然作品也充满了低级、贪婪、庸俗、无聊的东西,夹杂着腐朽没落阶层的审美意识,绝非清高、雅致的艺术品类,但它毕竟洋溢着生命的冲击与活力,表达了对人欲泛滥的清醒意识与批判态度,折射出富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文化内涵,这不仅仅是一种孤立的社会风尚,还挟裹着对人生、命运、享乐、欲念的把握与追求,发现与思考。研究《金瓶梅》中城市精神文化的书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8.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