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词话》中䯼髻头面的描写,不仅体现了明代社会金银首饰制作技艺的发达。不同首饰纹样的推崇流行,更加体现了自古以来,百姓对于美好生活寓意的向往,以及一些民间世俗信仰的流行。至于䯼髻的另外一种发展“金丝冠”,我们就留着下回再说吧。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本章参考:《中国古代首饰史》李芽董进等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大明衣冠图志》董进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无锡前房桥明代钱氏家族墓地》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注:关于明代䯼髻首饰的命名存在一些争议,本文主要采用了董进的观点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从《金瓶梅》看明代的䯼髻(下)
在上一篇《从《金瓶梅》看明代的䯼髻(中)》,笔者跟大家讨论了䯼髻上面的头面,包括挑心,分心,满冠,掩鬓等等。
然而䯼髻的发展并没有从此打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人的生活日渐奢靡,加上僭越成风,䯼髻也发展出了各种特殊的样式。
冠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其中一种,就是“冠”,也称作梁冠。因为这种䯼髻的外形是模仿男子的束发冠,所以在䯼髻上加“梁”。当然,因为这种“冠”本身就是从䯼髻中发展出来的,明代人亦称其为“髻”。而在明徐生祥修撰的《余姚江南徐氏宗谱》稿本中的《援古证今》一文中也提到了䯼髻上加梁的现象。“……隆庆末有制三梁者,随有五梁、七梁矣。”下图为《三才图会》中的髻和上海徐汇区宛平南路明墓出土的银丝发网。
左:《三才图会》中的髻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右:上海徐汇宛平南路明墓出土的银丝发网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金瓶梅词话》中亦有多处“冠”的描写。比如第七回中,潘金莲弹着琵琶唱道“冠儿不带懒梳妆,髻挽青丝云鬓光。金钗斜插在乌云上。”第十三回中提到“(李瓶儿)摘了冠儿,乱挽乌云。”十六回中,李瓶儿“花冠齐整,素服轻盈。”第二十七回中写到,“唯金莲不戴冠儿,拖着一窝子杭州撵翠云子网儿。”第六十九回写到林太太“妇人头上戴着金丝翠叶冠儿。”第七十五回写“唯吴月娘戴着白绉纱金梁冠儿”。“月娘方动身梳头,戴上冠儿。”第九十二回写到“玉楼戴着金梁冠,插着满头珠翠,胡珠子。”第九十六回写到,“月娘亦盛妆缟素打扮,头上五梁冠儿,戴着稀稀几件金翠首饰”。可见冠儿,金丝冠,金梁冠,这种首服,在明代妇女中是非常常见的。下图为带梁冠的明代容像画。
明代女性容像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而南京栖霞山和无锡出土的这种带梁侧面有旋纹的“䯼髻”,又是一种样式的“冠儿”。在《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一书中,孙机教授推测,这种“冠儿”,有可能就是《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二回中,提到的“王六儿头上戴着时样扭心䯼髻儿”。
“扭心䯼髻”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嘉靖时期,明世宗制定了文武官员忠静冠服。从此,在男性官员在燕居时就有了一种特殊的首服,也就是忠静冠。忠静冠冒以乌纱,以金线压缝,周围以金缘边,冠后列两山,也缘以金边。下图左为王锡爵墓出土的忠静冠,图右为孔府传世忠静冠。
在男性有了这种首服后,女性的䯼髻也开始模仿忠静冠的形状来进行制作。万历十九年刊本《洪洞县志—风俗志》提到,明代中后期民间百姓僭越成风,无论士庶贵贱,男性的忠静冠,女性的金梁冠,都被百姓广泛使用。
“……其中大有可慨者存,如忠靖,制冠也,乃名分不论士吏共戴。麟凤绣补妆花锦服,后饰也,乃贵贱不分庶妇悉服;珠翠金宝、五梁金髻,遍戴通衢。……”
而下图左为明天启《綦明夫妇像》中的韩氏,图右为明万历《夫妇像轴》中的女性。这两位女性还在冠上加上头面,花翠,凤簪珠结,装饰成命妇翟冠的样式,这在明代那些因为未受到诰封而无法得到翟冠的女性容像中极为常见。上文提到的《金瓶梅词话》中的孟玉楼改嫁,亦是这种打扮。
除了用插满头面花翠的金梁冠儿代替翟冠外。明代也有华丽的一体化的“䯼髻”有相同的作用。譬如刘娘井明墓出土的这顶䯼髻。䯼髻身体用粗金丝做出圆锥框架,所有的头面首饰都是固定在框架上的。这件䯼髻的主人是荆端王的侍妾刘氏,刘氏的孙子后来继承了荆王的爵位,为祖母请封次妃。但是次妃“止请敕知会,不给诰命、冠服。”所以没有得到亲王妃九翟冠的刘次妃,便用这顶华丽的䯼髻加上带有珠结的金凤簪代替翟冠用来搭配礼服吉服。
此外,随着金银首饰工艺的发展,累丝,花丝技术日益精湛,也出现了精致的金累丝梁冠,比如下图益庄王墓出土过王妃万氏的一顶由金丝焊接而成的镶宝石金梁冠。比起银丝金丝编织的“冠”,工艺更加复杂,可见明代金银焊接工艺的精湛。
䯼髻的发展,是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发展史上不可抹去的一页。是中国明代百姓审美情趣,工艺技术的重要证明材料。将明代的小说文学和出土文物对照,更能让我们认识历史,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