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金瓶梅》的“德”与“色”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4、“最没正经”,“却是最有结果的”

标题中的这段话,是张竹坡对韩爱姐的评语。韩爱姐是西门庆姘头王六儿的女儿,曾跟着王六儿一起卖淫。“娼妇之女,且自为娼,然一留心敬济,之死靡他。” 15 陈敬济死后,爱姐发誓:“虽刳目倒鼻,也当守节,誓不再配他人!”父母挽留,春梅劝阻,以及后来逃难,均未能动摇爱姐守节持贞之志。本来,她与陈敬济并无夫妻(或妾)的关系,陈一死,她却要为陈守节。由好色突然变得好德,这中间缺乏令人信服的描写,故张竹坡说爱姐“守的不正经的节” 16 。作者为何要这样处理?还是张氏慧眼识其妙:“且言爱姐以娼妇回头,还堪守节,奈之何身居金屋而不改过悔非,一竟丧廉寡耻,于死路而不返哉?”“身居金屋”者,指守备之妻春梅。写爱姐有德,是为了愧春梅好色;岂止愧春梅,“此所以将爱姐作结,以愧诸妇。”为了崇德戒色的创作意图,只好让“最没正经”的,摇身一变为“最有结果的”了。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这种魔法般的变,倒使我们窥到《金瓶梅》作者的另一秘密:在他意识深处,德与色并非完全是针锋相对。否则,以卖淫为生的爱姐,何以成的节妇?堂堂正正的忠臣周秀,何以也迷恋过女色?真材实料的月娘,何以也为好色者开绿灯?他对德与色的态度,并非如作品公开表白的那般爱憎分明。换言之,作者创作意图本身也充满矛盾。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一面振振有词地表白要“明人伦戒淫奔”,一面又津津乐道地描写只有“淫奔”而无“人伦”的情欲故事;一面歌颂有德者、鞭挞好色者,一面又不忘给后者擦粉,为前者抹黑;一面念念不忘“善恶报应”,一面偏偏又人为地让“淫妇”变成“贞女”,甚至连西门庆这样的恶人也有两种结局:除了受沉枷铁索之苦,又让他托生富户沈家,继续饮甘餍肥妻妾成群……那些“最没正经的”的,就这样或全部地变成“最有结果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细读《金瓶梅》,以作品之“意”去逆作者之“志”,不难想见,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作者脑子里同时装着两种东西:世代相传已成为集体无意识的儒家正统礼教,以及种种崇德恶色的清规戒律;他熟知的在情与欲的孽海中苦苦挣扎的男男女女,以及他亲历的浸透着血与泪的情欲故事。还可以想见,这两种貌似泾渭分明实则纠缠不清的东西,如何折磨着他痛苦的灵魂。借用韩愈的话说,他也是一位“善鸣者”,“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而一部《金瓶梅》,就是他的“哭”,他的“歌”!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然而,这是一首不和谐的“歌”,其中既有“行乐之符节”,又有“惩劝之韦弦”,二者嘈杂交响,清浊相混。将德之说教与色之描写硬地掺合在一起,弄得后世读者,不仅不相信作者“明人伦戒淫奔”的自我表白,甚至怀疑作者是挂着“德”之羊头,而兜售“色”之狗肉。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金瓶梅》中的描写,无疑有着淫荡秽亵甚至丑恶的一面,无疑是“最没正经”的。能否据此就断定作者是要宣淫纵欲呢?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明清另一部风流小说《肉薄团》,也有多处性的描写,但作者自称:写淫,是要“劝人窒欲”,“为人秘淫”。作者将窒欲秘淫的道德惩戒意义比作橄榄,将小说的性描写比作枣肉。“近日的人情……厌闻忠孝节义之事,喜看淫邪诞妄之书”,作小说的人要“因其势而利导之”,用性描写的“枣”吸引读者,让他们先尝枣肉后嚼橄榄。这“橄榄”有许多酸苦,如:奸夫淫妇不得好死,淫荡行为害人害己遭人唾骂,以及千篇一律的性描写在读者心理上产生的厌倦恶心感,等等。于是,读者便从酸苦中回味到小说的讽劝警戒意义。受到伦理道德的教育。《肉蒲团》作者将这种“以淫戒淫”的段,称之为“把枣肉裹着橄榄,引他吃到回味处,也莫厌。” 20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枣肉裹着橄榄”一说,给我们一个启示:《金瓶梅》作者似乎也要制造裹着枣肉的橄榄,施行以淫遏淫以毒攻毒的方式,让“最没正经”的色之描写,最终成为“最有结果”的德之说教。不幸的是,后世读者往往“认错他的主意” 21 ,只吃枣肉不嚼橄榄,结果使《金瓶梅》在人们心目中始终是一部“最没正经”的只有色而无德的淫书。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古往今来的金学家,想使《金瓶梅》摇身而变为“最有结果的”,其魔法形形色色,概而论之无外乎两套:一是去色留德,删其秽处,以洁本面目问世。二是贬德赞色,称其性描写是对封建礼教的反叛。笔者窃以为,这两套虽说都有些道理,但究竟未得《金瓶梅》德色论之要义。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金瓶梅》的“德”与“色”,均具有两重性。德,一方面是以必要的道理规范,来阻止性的行为流于放荡淫佚;同时又是对生命热情的扼杀对个性自由的剥夺。因此,《金瓶梅》作者的“明人伦戒淫奔”,有合理之点;吴月娘的“真材实料”、“不浪”,有可悲之处。色,一方面是任性畅情享受生命;同时又是耽溺皮肉放纵情欲。因此,《金瓶梅》描写中的“德不胜色”,既是生命活力的张扬,又是道德精神的沦丧。当今读者,惟有辩证地看待《金瓶梅》的“德”“色”及其二者的关系,方能“全以我此日文,逆取他当日妙笔”,不使“金瓶误人”也避免“人自误之” 22 ,从而在审美鉴赏的层次,将“最没正经”的,化为“最有结果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