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是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产物。摒弃一切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的肉体狂欢只会带来毁灭性的恶果。如弗洛伊德说:“性力如果一旦放肆, 回复到它原始的目标, 社会文化就将遭受到最大的危机。”[18] (P9) 西门庆为了自己性欲的满足, 根本不理会什么伦理道德, 干下了种种伤天害理之事。《金瓶梅》第57回写道, 吴月娘对西门庆的贪财好色颇不以为然, 便劝他说:哥, 你日后那没来回没正经养婆娘, 没搭煞贪财好色的事体, 少干几桩儿, 却不攒下些阴功, 与那小孩子也好。西门庆却回答说:
你的醋话儿又来了。却不道天地尚有阴阳, 男女自然配合。今生偷情的, 苟合的, 都是前生分定, 姻缘簿上注名今生了还。难道是生剌剌, 胡乱扯, 歪厮缠做的?咱闻那佛祖西天, 也只不过要黄金铺地。阴司十殿, 也要些楮镪营求。咱只消尽这家私, 广为善事, 就使强奸了嫦娥, 和奸了织女, 拐了许飞琼, 盗了西王母的女儿, 也不减我泼天富贵。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8.html
从西门庆的回答中, 可看到他对封建等级秩序、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挑战。而《金瓶梅》中众多女性也不再遵循“三从四德”的古训:李娇儿再嫁张懋德, 孙雪娥与来旺私奔。孟玉楼不仅不为原夫守节, 而且西门庆死后, 她也不按西门庆遗嘱为其守节, 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再次改嫁。道德感的缺乏是众多人物的生存普遍现状, 可见此时传统的伦理道德的规束作用已经很薄弱。《金瓶梅》一方面反抗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另一方面也用一系列人物的死亡揭示了一个道理:即摒弃一切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的肉体狂欢只会带来毁灭性的恶果。小说描写了武大之死、花子虚之死、官哥儿之死、李瓶儿之死、西门庆之死、潘金莲之死、庞春梅之死等。而这些人物的死因都是死于纵欲或与纵欲有关。而这些人物的死亡暗示着现有社会制度、文化形态迅速恶化的命运, 预示着旧社会的土崩瓦解。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8.html
《金瓶梅》作者笑笑生已感受到封建伦理道德正在土崩瓦解, 无约束的“身体狂欢”正危及着整个封建统治, 故他扮演了道德家的角色。从小说卷首的“四贪词”到小说卷终的七言律, 劝人戒淫戒欲的说教俯拾即是。作者虽然着意于讽诫, 但他更对具体性描写津津乐道, 这使得其伦理道德批评缺少哲理意蕴, 反映了作者理性精神的迷失。作者最终选择了宗教思想来阻止“身体狂欢”的膨胀。西门庆之死便体现了佛教宿命论和因果报应观。在小说“吴神仙相面”情节里, 西门庆全然不在意吴神仙提醒他的“不出六六之年, 主有呕血流脓之灾, 骨瘦形衰之病”。而吴神仙相吴月娘面时说:“月堂黑痣, 若无宿疾必刑夫;眼下皱纹, 亦主六亲若冰炭。”相孟玉楼相面则说:“威媚兼全财命有, 终主刑夫两有馀。”这些判词都预示着西门庆之死的必然性。小说同样也用因果报应思想来解释西门庆之死, 所谓“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西门庆就是如此。西门庆在世前费尽心思谋取他人钱财, 而在他死后, 韩道国、来保、吴典恩等人也谋其家产;西门庆在世时奸淫他人妻子, 死后他的妻子也纷纷改嫁他人。古人最看重“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西门庆最严厉的报应莫过于其子遁入空门, 为其赎罪。《金瓶梅》作者拟用佛教因果报应、天命观等宗教思想来对抗“身体的狂欢”, 凸显了精神的困惑。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8.html
在晚明“礼崩乐坏”的背景下, 《金瓶梅》的作者一方面渲染了“身体狂欢”, 提倡个性解放;同时又感觉到“身体狂欢”给社会带来可怕的结果。但由于没能找到满足人类欲望实现的正确途径, 作者不得不求助于宗教思想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与时代局限性息息相关。在《金瓶梅》中纵欲与死亡、解放与毁灭并存。一方面“身体的狂欢”突破了道德束缚, 历数了封建礼教的文化罪责;另一方面也陷入了欲望的滥觞, 把颠覆扩大化, 直至失去了目标, 空留下无尽的困惑。可以说在人类史上, 人类追寻性别平等、灵肉和谐之路慢慢长矣!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8.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8.html
[1]畅广元:陈忠实论——从文化的角度考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8.html
[2]朱文公文集:卷七十[M]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8.html
[3]朱子语类:卷十二[M]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8.html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6]何心隐集: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7]李贽.焚书卷一:答邓明府[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8]李贽.李贽文集:第二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9]沟口雄三.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M].索介然, 龚颖, 译.北京:中华书局, 1997.
[10]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11] (明) 张瀚.松窗梦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