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3.html
《金瓶梅词话》采用俗谚十分之多。向为学人瞩目,历来多有辑录书中俗谚者:如姚灵犀、朱星等。继后的几部《金瓶梅词典》也都集录附编;李布青还编有《金瓶梅俗谚俚语》的专门词书。
由之,可见俗谚在《金瓶梅词话》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金瓶梅词话》所采用的俗谚,突出特征在于谚语的「俗」字,呈俗文化形态。
俗谚是世俗的人们,对社会人生积久审视的积淀;并且长期存活于人们的唇吻间。俗谚近乎处世格言,约定俗成地制约着人的社会行为,因之具有了道德规范的性质。
中国文学,特别是说书唱戏,多以劝惩作为天然使命。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及明人拟作末流,乃诰诫连篇」。
其实,何止拟作末流,而倒是「文以载道」潜流的延伸,更主要的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自然流露。因之,《金瓶梅词话》不能不因袭,无法脱离教化传统的旧辙。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3.html
一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3.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3.html
《金瓶梅词话》所采用的俗谚,多而驳杂,包罗世态人情的全面。以俗谚作为喻世的规箴,用以警醒、劝诫听众世人。
不能说劝世的俗谚一无是处;然而「禁杀」人们的也为数不少。历来「禁杀」人的莫过于天命观念;《金瓶梅词话》中劝谕人们安于宿命;认为生死穷通,一切冥冥中皆有主宰。
这一观念当然不是《金瓶梅词话》的首倡,前此的元明杂剧也有类似的俗谚,俗谚专集《增广贤文》《名贤集》等也把宿命的俗谚大量收入。所以才说它是中国人思维观念的流布与延伸。
《金瓶梅词话》是自然的因袭。宿命俗谚自然也广布于后来的小说。
「年月日时该载定,算来由命不由人。」(19、61)
不仅荣辱得失是八字造就、命中注定,甚至生死皆由天命,连生死的时间地点都是定不可移的:「生有地,死有处。」(88)
用《增广贤文》的话来说便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了。人,在天命面前,无所作为,只好听天由命。期冀着「一朝时运至,半点不由人」(97)。
「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17、元代戴善甫〈风光好‧四折〉)
《金瓶梅词话》《增广贤文》和元杂剧的这些谚语要人们消极地等待,死守死水,等待黄河澄清之日。
二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3.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3.html
世间荣辱皆是以钱为根本,随着钱眼儿转,对金钱巧取不能便豪夺,利己拜金,人欲横流。金钱制约着人际关系。
万般皆下品,惟有钱最高。有钱便是大爷在《金瓶梅词话》中有着生动的刻画:
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拜把子常规是以年齿定次第;而年长的应伯爵却说不序齿而序财,甘居西门庆之下,让西门庆做了大哥。
有钱便有了一切,财主(放屁也香也见于《金瓶梅词话》《笑林广记》「豪富自然高贵,相逢必让居先」31),与人心向背皆是以钱为轴心的。
有一则谚语不仅为《金瓶梅词话》所采用,也为谚语专集《名贤集》收录。
这则俗谚在《金瓶梅词话》之前为元杂剧所采用;在《金瓶梅词话》之后又为诸多小说所采用。
元杂剧有金江杰《萧何月下追韩信》、萧德祥《杀狗劝夫》、贾仲名《对玉梳》、无名氏《张千杀妻》《九世同居》等等。
小说有《石点头》卷一、《平妖传》第四十回以及《桃花扇》等等。
这则谚语所以被元明杂剧、小说广泛而又频繁地采用,盖因其较精辟地概括了人情冷暖是随金钱而升降温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3.html
这则谚语是: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3.html
「白马红缨彩色新,不是亲来强是亲;时来顽铁皆光彩,运去良朋不发明。」(31)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3.html
「白马红缨彩色新,不是亲来强来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名》)
确如俗谚所说,「金逢火炼方知色,人与财交便见心」(79、《名》),西门庆一死,应伯爵等帮闲们不仅如同陌路,而且落井下石。
对这种欺与弄的人际关系,上引《金瓶梅词话》和《增广贤文》《名贤集》不去根究造成欺弄的社会原因,仍然让人们相信是时运衰败的结果,对欺弄便无怨无悔了。要人们相信:
「常把一心行正道,自然天理不相亏。」(20、62)
「平生正直无私曲,问甚天公饶不饶。」(《增》,《名》)
「莫做亏心侥幸事,自然灾祸不来侵。」(《增》,《名》)
不仅为《金瓶梅词话》采用,为《增广贤文》《名贤集》收载,而且被后来的小说如「二刻」、《古今小说》第三十八广泛采用。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