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芬 | ​《金瓶梅》的作者是贾三近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对于这位孟太傅,贾三近说:「即在海内,地不相及,犹为世歆艳,愿为执鞭,况生同乡邑乎?」基于这种追慕之情,由喜喜,而笑笑,而欣欣,便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了。
此外,贾三近的父亲贾梦龙,名柱山,字应干,一生写了大量诗词文章。有《昨梦存泮东诗集》,和《永怡堂词稿》刊行于世。

《贾氏族谱》内页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9.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9.html

据《贾氏族谱》记载,这永怡堂正是贾家书楼的名称。贾三近父子就是在这里读书和写作的。怡者,悦也。这就是「笑笑」的又一层含义。
「一月前,石篑见过,剧谭五日。……另,袁宏道在〈与董思白(其昌)书〉中写道: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
信中的石篑,即陶望龄,万历己丑(1589)进士,官至国子祭酒。
从袁宏道的信中可知,陶望龄(石篑)也和《金瓶梅》有莫大的关系。陶望龄有一首赞美贾三近和于慎行的诗,题为〈鲁两生〉,诗曰:
吾爱鲁两生,面折叔孙子。
洒然挥之去,身隐名不记。
是时风云起,岂不厚膴仕。
大道吾所闻,曲学有深心。
从此谢世人,聊以保厥美。
陶望龄在这首诗中,主要是针对贾三近和《金瓶梅》而言的。叔孙子是叔孙通,曾为刘邦制礼,鲁南人,可说是贾三近的同乡。
「洒然挥之去,身隐名不记」,是说贾三近辞官退隐,写了《金瓶梅》,却不用自己的真姓名。《金瓶梅》是「曲学有深心」,它表现的是「大道」。
这证明,陶望龄早已知道《金瓶梅》的作者,就是贾三近。
再说「生」。
于慎行在〈贾三近墓志铭〉中说:
世所称心知莫逆,欢如兄弟,若吾与贾公,岂有两耶?生同州域,而同进同肄词馆,趣操志行无弗同者。归而同隐,公处南境,我处北境,号为鲁两生也。
这里所说的南境,是指贾三近的故乡峄县,北境是指于慎行的故乡东阿。
这段话不但叙述了于慎行和三近的亲密关系,而且告诉我们,在隆万之际,于贾二人是高级官僚文人集团中,大名鼎鼎的山东「两生」。
在《东阿县志》中,我们找到贾三近的一篇文章。这是于慎行请贾三近为他父亲的诗集〈于氏家藏诗略〉写的序文。文中说道:
隆庆戊辰,余与翁季子太史君并对公交车,既讲业中秘,复同馆舍,号鲁两生。鲁两生朝夕相得,甚欢也。自是往来长安邸中且十年,习于氏履历甚具。
鲁两生的存在,又得到了一个证明。
于慎行的《谷城山馆诗集》中,还有两次提到了「鲁两生」:
一是〈山中述怀寄石葵贾丈〉:「秋山明月夜来声,鲁国相看自两生。
二是〈哭贾德修司马〉二首:「蒋家旧日册三经,鲁国当年并两生。
在这「鲁两生」之中,我们已经知道于慎行号「无垢生」,因此,贾三近也肯定有一个别号叫「某某生」。
至于是否就是笑笑生,前面所说的「滑耀子」「石屋主人」「孟喜喜」「永怡堂」,已经透出消息,再加上他说话时总是「嘻嘻」,因而我们说那「某某」就是「笑笑」,并不是妄断。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贾三近已有宁鸠子、兰陵散客、贞忠居士等笔名,为什么还要起一个「兰陵笑笑生」的笔名呢?
首先,贾三近是个很爱用笔名的人,其数量之多颇为少见。我已经查到的,除上述三个之外,还有能表明他小说家身分的笔名:兰庄子、历劫翁、石屋主人、大史氏、外史氏、野史氏等十数个。
其中的规律,举凡文学作品,几乎是写一篇换一个笔名。更主要的原因是,如果他不在《金瓶梅》里换一个新名,那不立即就会暴露自己的身分吗?而这,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大官僚,无论主观与客观,都是不允许的。
如今,我们已把「兰陵笑笑生」这个笔名说清。因此,贾三近作为《金瓶梅》的作者,也就没有多少疑问了。
总结以上,本文从家世生平、文学修养、精神气质、笔名以及与《金瓶梅》相照应的各种数据,全面证明了《金瓶梅》的作者就是贾三近。

《张远芬<金瓶梅>研究精选集》封面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9.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9.html

文章作者单位:徐州教育学院
本文获授权发表,原文收录于《张远芬<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9.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9.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9.html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