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丁巳本《金瓶梅》上的兰陵笑笑生、欣欣子又是谁呢?我认为亦都是冯梦龙的化名。
弄清这两个化名的真实姓名,关键是要弄清兰陵笑笑生是谁,至于欣欣子的真名便可迎刃而解了。
兰陵指的是什么地方呢?据有关地理书记载。元康元年,分东海,置兰陵郡;七年,又分东莞,置东安郡;分临淮,置淮陵郡,分堂邑,置堂邑郡。
永嘉之乱,临淮、淮陵并沦没石氏,元帝渡江之后,徐州所得惟半,乃侨置淮阳、阳平、济阴、北济阴四郡;又琅邪国人随帝过江者,遂置怀德县及琅邪郡以统之。
是时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淮北流人,相帅过江淮,帝并侨立郡县以司牧之。割吴郡之海虞北境,立郯、朐、利城、祝其、厚丘、西隰、襄贲七县,寄居曲阿,以江乘置南东海、南琅邪、南东平、南兰陵等郡,分武进立临淮、南彭城等郡,属南徐州;又置顿丘,属北徐州。(《晋书‧地理志》)
可见在刘宋时期,南兰陵属南徐州管辖,而明代废除了南兰陵郡。今天的常州(武进)西北60 里有废兰陵城。因此,古称兰陵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山东峄县,二是江苏的常州一带。
张远芬先生根据山东峄县古称兰陵而撇开常州一带也古称兰陵的事实,在《金瓶梅新证》一书中就断定其作者必是山东峄县人,进而考证是山东峄县人大名士人贾三近,这未免与地理的历代沿革太不相符,殊不知古人也把江苏一带习惯地称为兰陵。
如谢肇淛在杭州司理吴兴县时,在《下菰集》内就写有「兰陵造故人」的诗句,其中的兰陵就是指江苏的常州旧地。
《晋书 · 地理志汇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0.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0.html
冯梦龙作为一个籍贯为江苏苏州府的文人,在他化名前既然可以冠之以「姑苏」「古吴」「吴门」「吴下」,在「詹詹外史」前冠之以「江南」,当然也可能在自己的化名前冠之以「兰陵」。
王维的「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阵前吹笛声」的诗句也指江苏常州一带。
冯梦龙为什么化名「笑笑生」,而又不称「哭哭士」呢?我们先看看下列两段引文再作推论:
一日,野步既倦,散憩篱簙间,无可言,复纵谭笑。村塾中忽出腐儒贸贸而前,闻笑声也,揖而丐所以笑者。子犹无已,为举显浅一端,儒亦恍悟,划然长噱。
子犹曰:「固也。夫雷霆不能夺我之笑声,鬼神不能定我之笑局,混沌不能息我之笑机。眼孔小者,吾将笑之使大;心孔塞者,吾将笑之使达。方且破烦蠲忿,夷难解惑,岂特疗腐而已哉!」
诸兄弟前曰:吾兄无以笑为社中私,请辑一部鼓吹,以开当世之眉宇。」(韵社第五人〈题古今笑〉)
龙子犹曰:人但知天下事不认真做不得,而不知人心风俗,皆以太认真而至于大坏。……后世凡认真者,无非认作一件美事。既有一美,便有一不美者为之对。
而所谓美者,又未必真美乎!姑浅言之,即如富贵一节,锦褥飘花,本非实在。
而每见世俗辈平心自反,庸碌犹人,才顶却进贤冠,便尔面目顿改,肺肠俱变,谄夫媚子又从而逢其不德。此无它,彼自以为真富贵,而旁观者亦以为彼真富贵。
孰知荧光石火,不足当高人之一笑也。一笑而富贵假,而骄吝忮求之路绝;一笑而功名假,而贪妒毁誉之路绝;一笑而道德亦假,而标榜猖狂之路绝;推之,而一笑子孙眷属皆假,而经营顾虑之路绝;一笑而山河大地皆假,而背叛侵陵之路绝。
……无真可认,吾但有笑而已矣;无真可认而强欲认真,吾益有笑而已矣。
野蕈有异种曰「笑矣乎」,误食者辄笑不止。人以为毒,吾愿人人得「笑矣乎」而食之,大家笑过日子,岂不太平无事亿万世?于是集《古今笑》三十六卷。庚申春朝书于墨憨斋。(冯梦龙〈古今笑自叙〉)
从这段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出,冯梦龙生平性格开朗,诙谐幽默,认为「笑」不仅具有医治迂腐的讽刺力量,还可以使眼光短浅的人变得眼光远大,使心胸狭小的人襟怀开阔。
总之,「笑」可以使人「消除烦闷与愤懑」,使人解开当世众多弊端的奥秘。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0.html
《古今笑史》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0.html
以「笑」为武器来鞭笞社会中的丑恶,以「笑」来使众人自我解嘲,这是冯梦龙玩世不恭的总的态度及处世之方。
这一点,即使是雷霆也夺不走的,鬼神也无法限制的,混沌也不可能熄灭掉的,从而表明了冯梦龙以「笑疗腐」的创作倾向。
后一段引文是冯梦龙自撰的。这段引文告诉我们的第一层意思是,冯梦龙鄙视生活中假富贵、假道德等虚伪现象,认为这些现象只不过是「荧光石火」似的短暂现象,还「不足当高人之笑」。
第二层意思是,冯梦龙所嘲笑的对象有假富贵、假功名、假子孙、假眷属等,以此来堵塞住「骄吝忮求之路」「贪妒毁誉之路」「标榜猖狂之路」「背叛侵陵之路」,使整个社会充满真美而不是假美。而《金瓶梅》的内容与主旨正好与此相符。
第三层意思是,冯梦龙风趣地把自己天生爱嘲笑的性格说是误食了一种名为「笑矣乎」的野蕈,并愿天下人都食用这种野蕈,以便众人处浊世而洁身,见虚伪而鄙视,不再烦恼忧闷,而去「笑过日子」,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亿万世」,其深刻寓意及冯梦龙内心深处的积愤便不言而流露于纸上了。
我们知道,《古今笑》是《古今谭概》的易名,易名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为了扩大该书的发行量。它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0.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