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魁 | 《金瓶梅》的方音特点续说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面。

一等字:「艾」读同影母「爱」,第十二回讲迷信回背术,「用艾塞心,使他心爱到你」,「艾」「爱」谐音。
「吴」读同微母「无」,「吴典恩」谐音「无点恩」。两字同音,既不可能是ng 声母。也不可能是v声母,只能是同读零声母。
二等字:「捱」读同影母「挨」,两字相互通用无碍。
「呀」读同影母「压」。「呀酒」即「压酒」。
三等字:「迎」读同以母「蝇」「营」。「迎儿」又写作「蝇儿」,「卖俏营奸」又写作「卖俏迎奸」。
「宜」读同影母「益」,「便宜」又作「便益」。
「严」读同以母「沿」,「裹得严严的」写作「裹得沿沿的」。
「酽」读同以母「艳」,茶酒之浓称「酽」,《金瓶梅》多写作「艳」。
「鱼」读同云母「盂」,「盂兰会」又写作「鱼篮会」。
「语」读同以母「与」,「寄语」偶写作「寄与」。
「愿」读同影母「怨」,「称愿」又写作「称怨」。
「月」读同以母「药」,医病之「药」偶写作「月」。
四等字:「尧」读同以母「摇」。韩道国字希尧,别人戏称他「韩一摇」,「尧」「摇」谐音。
以上例字开口、合口都有,平上去入四声都有,可以说包含了各种类型的疑母字。
看来疑母消失,读成零声母,是《金瓶梅》音系的一条普遍规律。
还有一个「孽」字,《金瓶梅》中多写作「业」字,「孽」「业」都是疑母入声字,当时同音是没有疑问的。
《中原音韵》未收「孽」字,而把和它同音韵地位的「糱」并入泥母;「业」和「额」字在车遮韵与「叶」对立,似是仍读疑母,而在皆来韵「额」又与「厄」并为一小韵,这与现代北京音声母归类相似。
而在现代鲁西方言里,上述几个字同读ye,反映了疑母开口二三等读零声母齐齿呼的规律性,前文提到的「捱」字和常用字「凝」「拟」等字也都符合这条规律,《金瓶梅》疑母字的读音似乎表明它跟山东方言关系更接近一些。
微母字在《中原音韵》里自成一类,学界一致认为当时读v。这种V 声母一直完整「早梅诗」二十字母,还独立为「无」地保留到明中叶,兰挺秀《韵略易通》1442著名的母。
现代官话系统中都读成零声母合口呼了。记录这个变化最早的等韵材料,是万历初年无名氏《并音连声字学集要》,但该书归纳的二十七个声母保存浊音令人疑惑。

《交泰韵》首页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5.html

万历末年河南吕坤《交泰韵》、河北乔中和《元韵谱》似也未有微母,但其他声母分析也有令人生疑的地方。而明末的安徽方以智《切韵声原》,山东毕拱辰《韵略汇通》又都复V母。
看来在万历年间至少在某些方言中,微母已经跟云、以、影母合并,读成零声母开口呼了。
《金瓶梅》的方言就属于这一类。
平声「望、忘」读同云母「王」。藏头隐语「望江南、巴山虎儿」射「王八」二字,「王八」又写作「忘八」,可见《金瓶梅》中「望、忘、王」同音。
「无」读同疑母「吴」。人名吴典恩谐音「无点恩」。「无」「吴」同音,既不可能同读V母,也不可能同读ng母,只能是同读零声母。
去声「望」读同云母「往」。表示运动方向的介词「望」,《金瓶梅》中又可写作「往」,现代去声「往」取代了「望」成为介词的固定写法。
「往」代替「望」只能产生在微母读成零声母之后。
「味」读同云母「卫」。《金瓶梅》以「蹇味儿」射驴,表明「味」「卫」同音。
非敷奉三母的合并非敷从帮滂分化出来到非敷合并的机制,至今没有弄清。
我们从反切系统归纳,只知道直到中唐的《一切经音义》,轻唇音还没有分化出来。而五代前期朱翱的反切系统里非敷已经合并。
非敷奉微和帮滂并明的分立是早期韵图表现出来的,最早的《切韵指掌图》,时间大约已是南宋,而能够反映其中非敷有别的反切材料,只有北宋中叶的《集韵》(1037很难说反映了某时某地的语音系统,迄今为止未见有非敷有别的语言材料。
因此,非敷的差别只能说是一种理论的推理与假定。
《金瓶梅》的语言肯定已经处在非敷奉合一的阶段,「浊音清化」一节已经列有奉母读同非敷的例证,下面只需列出非敷同读的例子,就可表明非敷奉字声母无别了。
非母字「废」「付」「反」「方」「风」分别跟敷母字「费」「副」「翻」「妨」「峰」同音。
「有废军中大事」的「废」写作「费」,「费事起来」的「费」写作「废」;戏剧行当「副末」写作「付末」;「反乱」一词又作「翻乱」;命相克害义的「妨」又写作「方」;人名林苍峰谐指临上风。
非敷奉声母后的韵母的等呼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非敷奉微本是中古合口三等韵中帮滂并明演变来的,在声母演变的同时,韵母是否也相应有所变化呢?研究这个问题资料匮乏。
韵文的押韵看重的是主元音及韵尾一致,而等呼则主要是介音或韵头的差别,无法从押韵材料中证明。
韵书一般只显示音类的对立,而轻唇音在各韵摄中都自成一类,无法从所配合韵类的分合上论证。
从现有的数据看,轻唇音声母刚产生的时候,其拼合的韵母仍保持着合口三等的性质,即有iu介音(虞韵字u为主元音)
这依据是五代朱翱的轻唇音字反切中,下字都属合口三等韵字。而且在《切韵指掌图》里,轻唇音字都放在合口三等的位置上。
在宋代朱熹的反切系统中,轻唇音字的反切下字出现了很多开口三等字。如:风,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5.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7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