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明代小说除了历史、英雄、神魔、世情四种题材类型外,还衍生有另外一个题材类型的小说——艳情类小说。明代四大奇书之首的《金瓶梅词话》,为中国世情题材小说的开创之作,它与专事写艳情系列本无干系。可因作品中有若干涉及两性性行为描写的内容,使得《金瓶梅词话》一直占据着我国古代性文学鳌头的位置。兰陵笑笑生在既有对世情社会表现时,还选择通过类似艳情(色情)的“性”事书写,加深了世情人伦故事的力度,并以此提炼出自然属性、本体意义、符号指代这三个方面对《金瓶梅词话》主旨形成的作用。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6.html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的性书写 ,隐含读者 ,主题形成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6.html
一、问题的提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6.html
我国古代小说创作题材的选取,经历了一个从史传记述走向现实生活描写的过程。而专注于写两性间“性”事内容,甚至以此作为创作主旨的文学作品,当以明中后期为最盛。
由此形成了中晚明文学在演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这四种题材类型后,生出了另一种类型题材选取的体系,“这就是艳情小说系列”[1]。
尽管这一系列每每在文学史记述时,会因时代和社会境况的需要,出现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性解读,甚至是选择性误读,而这欲说还休的姿态,时至今日依旧保留,壁垒难有击破。
可是,采取禁封或是忽略的态度,并不能消弭这个系列曾经存在的事实。既然文学的书写是一个时代人的心态与世风的形象化记载,它就必然地带有该社会的烙印。
不管后世的评判认为它是否具有所谓的积极、正面的价值存在,文本能够经年留存本身,就已经自带光环,自证其已有的价值意义。今人若选择“不予正视”,这显然是一种幼稚的态度。
明代四大奇书之首的《金瓶梅词话》小说,因其对晚明社会中人情事理的深度刻画,而成为中国世情题材小说的开创之本、担纲之作。
按说,它本不应该与专事写艳情故事的这一分支系列扯上什么干系。可长久以来,《金瓶梅》因文本中有若干涉及两性性行为描写的内容而名声昭著,“艳名”远播,还历时久远。
这使得《金瓶梅词话》一直占据着我国古代性文学鳌头的位置,且没有之一。
《金瓶梅》与世情和艳情(或色情)文学两两均沾,很难分割清楚的文本存在状态,造成了历时长久的学术纷争不断。
仅就这部小说的性质判定一端,时至今日,仍处于难以分说明白的混乱局面。产生出世情说、色情说、写实说、现实说、宣欲说、戒欲说等等,不一而足。
纵观种种观点提出的因由,皆因受众自身阐释立场的不同,故所得出的结论差异性就很大。可这些名目繁多的各种观点和说法,是否真能符合作者在建构作品叙事体系时的本来原意呢?作者又是否有过他(她)对其创作时“隐含的读者”在某种程度的对话与接受呢?
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学界尚未出现较为认真的介入。因为,在对文学作品批评的传统方法与语境中,一部文学作品与之相关联的,具有“人”的属性的理解习惯是很简单的问题。
所谓的“人”,仅限于作者和读者。二者的区别只在于,前者是书写,后者是阅读。这对于一个存在的具体文本而言,两者只有功能的不同。这种局面的形成是很自然的。
对一部小说而言,作者亦为叙述者,或曰讲述人;读者即为接受者,或叫听讲人,仅此而已。可当“隐含的读者”的视角进入,并且作为文学批评方法之一种时,对小说文本的批评却出现了别有洞天的一方运用空间。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6.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6.html
所谓“隐含的读者”(下文简称为隐读者)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德国著名的接受主义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首先提出的理论概念:
“他(指隐含的读者)预含使文学作品产生效果所必须的一切情感,这些情感不是由外部客观现实所造成,而是由文本所设置。
因此隐含的读者观深深根植于文本结构之中,它表明一种构造,不可等同于实际读者。”[2]
从伊瑟尔的论述中可知,“隐读者”是指作者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从构思到具体形成为文本的全过程中,叙述者心中虚拟的,或说预想的非实体读者。
这种预想中的读者,时而扮演作者生活经验积累的记述人,时而扮演作者思想的运力元,时而是故事发动的牵引者,时而又是虚拟人物行动时的陪衬人。
“隐读者”随着创作者的需要而适时变换着身份和角色,“隐读者”决定着作者在写作文本时的情感,以及作者所需要具备的思维特质在其文本构建完成后,显示出来的全部样貌。
“隐读者”是作家结构文本时一种无形的原料存在,即如同素材、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它们是建构一部作品不可或缺的非物质形态的存在。
换言之,作者在写作文本时,已经有意识地设置了创作思维中具有指向性的“那个读者”的存在,它们是非实体存在的事实性读者。
诚如梁启超所言:“凡作一书,必先问吾书将以供何等人之读,然后其书乃如隰之有畔,不致泛滥失归,且能针对读者以发生相当之效果。”[3]
这清楚地说明,作者写作文本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与心中预设读者做出交流和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决定了文本写作所选择的素材类型,还有整体故事情节的结构布局,以及所写人物情感表达的个性特征具备等等。
这些前期的创作心理和文本营建,对于长篇小说的写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正因如此,作者一方面会为创作而有意识预设“隐读者”的存在,另一方面又在创作时会下意识地受到预设“隐读者”所带来的诸多方面的影响。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6.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