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键 | 论《金瓶梅词话》的写作时代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吴晗的「成书万历说」一经发表,即得到郑振铎先生的支持,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影响。

后此的研究者多沿袭此说,直到近年,亦然如此。如马泰来先生〈谢肇淛的金瓶梅跋〉,其中就谈道: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4.html

谢肇淛认为《金瓶梅》撰写在嘉靖时,那是错误的。吴晗根据明朝史事考订《金瓶梅》的成书不能早于隆庆二年(1568),今日仍是不刊之论。然哉?非也。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4.html

早在五十年代的龙传仕先生即对吴文提出了商榷,从而动摇了其立论的根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4.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4.html

《论金瓶梅》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4.html

龙传仕先生〈《金瓶梅》创作时代考索─兼与吴晗同志商榷《金瓶梅》著作时代问题〉[1](简称龙文)、徐朔方先生〈《金瓶梅》成书新探〉(简称徐文),曾先后对吴晗先生赖以立论的史料根据提出了全面的商榷和订正,要点如下: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4.html

  • 一)关于「太仆寺马价银」

龙文对吴晗以「太仆寺马价银」作为论证《金瓶梅》成书于万历的重要根据提出驳议。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4.html

其引录史料,证明在明成化间已有备贮马价银的先例,非万历始有;而借支马价银也不始于万历。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4.html

《明会典》卷136〈赏罚〉: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4.html

三十七年题准,每年动支太仆寺马价银三百万两,寄武库司收贮,遇有巡抚官军捉获盗贼,量给充赏。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04.html

此「三十七年」为嘉靖三十七年。

龙文曰:

吴晗同志所谓「《金瓶梅词话》的本文含有万历十年以后的史实,则其著作的最早时期必在万历十年以后」。

这一论断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不能解释隆庆年间借支「太仆寺马价银」的史实。

吴晗同志又说:「退一步说,也不能过隆庆二年。」

但是,又怎样解释嘉靖年间也有借支「太仆寺马价银」的史实呢?所以说,「太仆寺马价银」一语不能说明《金瓶梅》的创作时代。

其立论是站得住的。近年来,日下翠女士、徐朔方先生又提出大量实证,加强了龙说。

徐先生从《明实录》中指出六则确凿史料,证实在嘉靖十六年五月,十七年十二月,十八年闰七月,十九年四月、六月,二十年九月,都有借支「太仆寺马价银」的记载。

笔者想补充一句:这段时间,正是李开先在朝任职或刚刚去职的时间。

「太仆寺马价银」被「朝廷爷」借了来使的描写能说明什么?其不正是该书可能出于嘉靖的明确史证吗?

  • 二)关于「佛教的盛衰」

龙文列举了《金瓶梅词话》中大量有关道教描写的语例,说明「吴晗同志对佛、道二教在《金瓶梅》中的描写作了不精确的比较和对照」,同时认为:

在我国的古典小说和戏曲中,通过佛教、道教生活的描写,反映作者世界观的倾向,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所以说「佛教的盛衰」,不足以说明《金瓶梅》产生于万历年间。

至于「因果报应」的思想是作者世界观的一部分,不能看作是「佛教流行的社会」的反映。

笔者赞同传仕先生的观点。

  • 三)关于「太监、番子、皇庄、皇木」

龙传仕先生对此逐条进行了反驳,澄清了吴文在史料方面的一些误引造成的混淆。

关于吴晗对「太监、番子、皇庄、皇木」的解释和论证,徐朔方先生有一段简明的批评:

据《明史‧刑法志》记载,自从明朝设立东厂,就有番子。吴晗说嘉靖时番子不敢放肆,这是想当然之词,缺乏证据。

他说:「嘉靖时代无皇庄之名,止称官地。」而《明实录》嘉靖十九年六月已有「皇庄」一词记录在案。佛道兴衰,太监专权不可一概而论,何况小说未必事事都针对明朝现实。……这样的批评是正确的。

龙文和徐文以大量具体而确切的史料,纠正了吴晗文中在史料和对史料释解上的偏谬,从根本上动摇了「成书万历说」。

唯感尚不足的是:其对成书时代问题似乎还缺少整体的把握,其较多的篇幅还花在具体而细微的问题上。

吴晗先生论证《金瓶梅词话》成书于万历年间,其着眼于作品与当时社会的整体风貌上的比较,是一种宏观把握的结论。

诸如其提出的「太仆寺马价银」「佛教盛衰」之类语例或局部描写,即使被驳倒了,仍是一种寸寸铢铢的小争端的解决。

整体的结论必须从整体上去观照。否则,你驳倒一些例证,就可能出现另一些新的例证,如此下去,简直是无法穷尽的。

1985 年,黄霖先生发表了〈《金瓶梅》成书三考〉[2],为「成书万历说」提出了「新证」。力主《金瓶梅》作者为屠隆的黄霖先生,对《金瓶梅》成书时代问题也是很重视的。

其〈《金瓶梅》成书三考〉为「成书万历说」提供了新的资料依据,其「新证」仍偏重于从书中挑选一些语词实例,使之与史料记载相比照。但黄文中有些实例是很有挑战性的。

《徐朔方集》

笔者拟先对黄文所重点论证的材料作一番考辨,尔后,再尝试对成书问题进行一次整体的把握。

  • 一)关于「残红水上飘」

《金瓶瓶词话》第三十五回有:「残红水上飘」四段曲子。

此曲在《南宫词纪》中署名李日华,成为否定李开先为《金瓶梅》作者的重要根据(魏子云:「李开先死,李日华才四岁。」)。

黄霖同志由《南词韵选》查出此曲署名李日华下注有「南直隶吴县人」,则此李日华为《南西厢》作者,江苏吴县的李日华,而非作《味水轩日记》的万历二十年壬辰科进士,浙江嘉兴的李日华。

至此问题就清楚了:嘉靖间人陆采曾不满李日华《南西厢》而有同名之作,那么,此李日华的活动时间至迟不会晚于正德嘉靖之际,其散曲「残红水上飘」的写作和流传亦至迟不会晚于正嘉间。

成书于嘉靖的《金瓶梅词话》引用此曲,正是顺理成章的事,黄霖却认为: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