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敢 | 张道渊与两篇〈仲兄竹坡传〉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的地位,都想挑起光耀祖宗、振兴家门的重担,都想在文字笔墨方面继续保持父亲当年在家族中具有的优势。

他如孝悌、好客、乐游、能诗、善文等,兄弟两人也相仿佛。
管竹坡与道渊采选的人生旅程不同,尽管他们之间在生性习尚方面有一些差异,他们在人生观念与文艺思想上的一致,使兄弟之间的感情紧紧相连、亲密相通。
在张竹坡一生中,如果说家族内给他直接影响的人是二伯父张铎和父亲张的话,则家族中始终理解他、支持他的人便是他的三弟道渊。
兄弟两人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交往自儿时起就与其他兄弟叔侄不同。
「兄长余二岁,幼时同就外傅。」他们的整个童年、少年时期都始终生活在共同的环境之中。由于他们的智力的差异,「余每遭夏楚,兄更得美誉」。
然而,兄不倨傲,弟不妒嫉,这种达观与服膺的统一,奠定了兄弟之间一生无间的关系。
更主要的,是他们鉴赏眼力与文学见解的一致。张竹坡评点《金瓶梅》之前,「曾向余曰:《金瓶》针线缜密,圣叹既殁,世鲜知者,吾将拈而出之。
竹坡显然得到了道渊的赞同,他这才「遂键户旬有余日而批成」,「遂付欹劂」。
在竹坡因为评点、刊刻与发行《金瓶梅》,受到社会的排斥、家族的冷落,并且这种遭遇在竹坡身后有增无已的情况下,家族中唯有张道渊站出来说:
「然著书立说,已留身后之名,千百世后,凭吊之者,咸知有竹坡其人。是兄虽死,而有不死者在也。」
道渊认为竹坡的《金瓶梅评点是可以流传后世的「著书立说」,这在稗词小说不为士林所重,《金瓶梅》尤被视为「淫词小说」的时代,实为难能可贵。
可以说,张道渊是张竹坡和张竹坡的小说理论的第一个全面而充分的肯定者。
张竹坡在批评《幽梦影》时曾说:「求知己于兄弟尤难。」这当不是无端的感慨。
张道渊没有辜负仲兄的期愿,他在竹坡去世以后,为乃兄编辑诗集《十一草》,搜集散文〈治道〉〈乌思记〉,以及友朋赠答之言,并把这些都编进《张氏族谱》。
张竹坡的生平著述,这才因此传留下来。

《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2.html

道渊的著作,传世者只有一部《张氏族谱》。在族谱中,有他亲自撰写的五篇家传,即:〈奉政公家传〉〈仲兄竹坡传〉〈圣侄家传〉〈珍侄家传〉〈侄女彦瑗小传〉。
五篇传记可说是字字珠玑,无一不是上乘之作。
道渊的传记文学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极其善于筛选最能表现传主性情人品的生活细节,并用真切厚质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奉政公家传〉:
「岁时伏腊,乡里宴会。座中有豪放辈闻公至,莫不攒眉吐舌,辄自引去。曰:此吾平日畏敬而不敢仰视者也。……晚岁……更好饮酒,醉后不责人以非理。子侄辈之狡者,尝将平日不敢面陈之事,乘醉质之公前。公大笑颔之而已。」
这就把张铎持正庄敬、涵养有素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珍侄家传〉:
「侄喜赋诗,气格深稳。每有作,辄以示余,时露警句。余尝欲其裒辑成编,侄笑曰:王筠七叶之中,人人有集,吾诸伯叔足以当之。容侄揣摩数年,如或有得,再当远步后尘也。」
就这样一个细节,被道渊撮入传中,就把平日「素讷于言,独对诸公,霏霏畅论,娓娓不休」和「属纩之际,尚能处事井井,一丝不乱」这前后事例连贯统一,从而将张彦珍神凝气逸、沉静恬淡的品行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
和竹坡一样,彦圣、彦瑗二人也是聪敏通悟而「其年不永」,道渊为他们写的传记,哀婉凄绝,实不亚于号称「千古绝调」的韩愈〈祭十二郎文〉。
〈圣侄家传〉:
「病陡作,遂不起。呜呼,彼苍何心,使其露英爽于三年,丧躯骸于一日。或锋颖犀利太甚,为造物所忌耶?或焰膏将尽之余,特灼其光耶?」
〈侄女彦瑗小传〉:
「十余龄后,诗已渐成。……独恨赋质孱弱,抱染羸屙,咀无灵,竟致不起。易箦时,人人留以温语。对其兄瑨曰:今吾永辞人世矣!独有所遗诗词数卷,一生心血,未免情牵。兄其为我刊而传之,我方瞑目。呜呼,死别何时,而犹念念于诗词。无乃瀛岛诗姝偶落人世,今倦游而返欤!」
最能反映道渊文才史识的,还是〈仲兄竹坡传〉。全传可分五段:开首到「同社尽为倾倒」为第一段。
这一段写竹坡由出生至就读,着重渲染了他神话般的出生过程、幼年的聪颖早熟和在私塾中与道渊兄弟之间的嬉戏。
接下去至「一时都下称为竹坡才子云」为第二段。这一段用对比的手法写竹坡南京应举落选,而北京赛诗夺魁。
再下去至「仅足以供挥霍」为第三段,集中写竹坡评刊《金瓶梅》的目的与情形。
再下去至「即以为殉可也」是第四段,写竹坡另觅进取之途,却不幸病故。余下的是第五段,为作者的评赞。
全篇九百九十七字,按时间顺序,跌宕起伏,一气呵成。先极写竹坡的才力;不料如此才倾八斗之人,却在乡试中名落孙山;不料久困场屋之人,却又才倾京师;科举蹭蹬的刺激与都门扬名的鼓舞,终于使竹坡才子摘下了古代小说评点的桂冠;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作出如此重大贡献之人,竟不幸「赍志以殁」;如何评价这样一个人物呢;者自有公论,文章也是水到渠成,于是便给竹坡一个应有的历史的评价。
这样一篇短文,波澜起伏,层次分明,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没有班马之笔,不善韩苏之文,是写不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