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有 | 《金瓶梅词话》对理学和宗教的选择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金瓶梅词话》的思想内容虽不可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却可以用“矛盾复杂”来概括,这一概括显示出作为社会生活真实反映的写实文学的可贵所在。
在“矛盾复杂”的丰富内涵之中,具有深层意义的是既具官学性质又具社会意识特征的时代理学及其相关的观念意识。

一、《金瓶梅词话》对理学的选择

以往的讨论总是将宋代与明代捆在一起论理学,这也许是因为过去一直将“宋明理学”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使用,在一般性的研究中也都认为明代理学以朱熹思想为宗,而朱子理学又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
其实,明代理学不同于宋代理学,不仅内容发展有异,存在形式也有变化。仅用“宋明理学”或“程朱理学”统而概之去研究明代社会、意识,恐怕不能解决问题。
宋代理学讨论的问题是“性与天道”,这是沿着《中庸》的思路而来的。
《中庸》开篇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北宋时期,“道家宗主”周敦颐从《易传》中开发了理学研究的范畴:道、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诚、德、仁义礼智信、主静、鬼神、死生、礼乐、无思、无为、无欲、几、中、和、公、明、顺化,等等。
这些范畴又无一不同“性与天道”密切相关。可见,理学前驱最基本的研究或曰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用理学观点注解儒家经典,以解释性(人性、物性)与道(天道、天理)之间的关系,建立新的哲学体系,替换汉以来的已经没落的经学。
到南宋朱熹手中,终于以集大成之功绩完成了这一替换。
从两宋理学家们的研究特征来看,宋代理学属于哲学学术范畴,虽然这种研究由于研究者自身的思维不可能摆脱传统的轨迹,又由于古代儒家经典本身已浸透了政治的色彩,仍然不可避免地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动机搅和在一起。
明代理学则不然。两宋理学在元代开始出现变异,最重要的标志便是朱子理学由学术性哲学转而成为政治性官学,“定为国是,学者尊信,无敢疑贰”(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十九《跋济宁李璋所刻九经四书》)。
朱子理学开始成了文人仕进的敲门砖,所谓“非朱子之说者不用”(《上饶县志》卷十九《儒林》)。
连宋代理学中的“心学”一派的陆九渊学说也被淹没,陆学之徒不得不“由陆变朱”。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5.html

《道园学古录》书影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5.html

入明,由于《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和《性理大全》的颁行,朱子理学蒙钦命而一统思想意识领域,文人仕进、民众人伦皆以朱子理学为规范准则。
如果真的能让朱子理学系统成为万民百姓之主脑,明代社会意识还不会如此沉闷。由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这其中又有另一番光景。
《性理大全》卷一至卷二十五所收宋代“先儒”之书,绝大多数为朱子所作、所注,或朱子门人所作;卷二十六以下,体例仿《朱子语类》语录体,门目与《朱子语类》大同微异。
理论上看去,《性理大全》的确照搬朱子思想,但是实践中却是难以办到的,不仅一般人不可能全部看完朱子的全部或大部分学术原著以掌握他的理论体系,就是有人有能力研读也会因“非朱子之说者不用”的禁令而不敢去细读深究。
人们只须,也只能记住大体的伦理纲常;曾经把朱子之学作为敲门砖的文人官吏在读书时背了朱子的几本书,一旦门进,多数人的腹中也只是那几篇文章、那几条道理而己。
任何一种学术哲学如果离开了学术的土壤而被嫁接到政治之树上,将再也结不出学术哲学的硕果;因其政治之需,哲学学术之性将会受到变异,哲学学术内涵将会遭到政治的吞噬。
因此,明代的所谓“朱子思想”只是几根筋条,只是种种断章取义的偶像,这便是宋代理学发展到明代成为官学的实质。
宋代理学,由于主要是在学术领域进行研究讨论,在门派内传播承继,理学人物大多以学者、思想家态度处世,不仅思想深邃,而且个人的实践往往是自己理论的实施。
黄庭坚说周敦颐“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好读书,雅意林壑,初不为人窘束世故。权舆仕籍,不卑小官,职思其忧,论法常欲与民决讼,得情而不喜”(《周子全书》卷十九《濂溪词并序》)。
又如张载,他于嘉祐初年在京师坐虎皮讲《易》,所从者甚众。一夕,二程来京,共同讨论,张载自叹不如,“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宋史》卷四二七)。
朱熹一生若从他二十二岁做官算起到七十一岁逝世,共五十年,为官九年,为宁宗讲学四十天,其余四十年则是过着讲学著书的生活。
在学术活动中,他四十六岁时迎接吕祖谦来访,并且共编《近思录》,二人又同至江西铅山鹅湖,与陆九渊、陆九龄兄弟进行了理学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争”,尽管当时不欢而散,其后彼此交往,友谊更深。
朱熹有著名的诗句“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讲的就是这次争论的收获。
五十三岁时,陈亮来访,朱熹遂至回访,此后五年间二人书信辨难,成为有名的“辨浙学”。又六年,陈亮进士第一,朱熹复书庆贺。
由此看来,宋代理学家们的学风、品行成为一代风范。其中,多有谨拘礼仪纲常,但决无虚假之处,可谓是著书立说,身体力行,是自觉理性的表现。
明代由于朱子之学钦定为官学,使理学脱离了学术论坛登上了尊位,或请进科考,与八股形式结合,成为仕进敲门砖,文人进仕之后,砖自然可以丢掉;或列为伦理条款,成为人们恪守的戒条,作用在于维持统治秩序。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5.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