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钟惺定义诗为“清物”,立足于“心”“迹”[99]合一的主体自我修持的角度,认识“清”于诗歌的本质性和审美性意义,支撑其间的则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精神孤高与超越,这和他极力所发掘和表彰的孤迥不群、超离流俗的精神品质和由此激发的独立非凡的创造能力,形成意义上的互通,也标志着他对源于“幽情单绪”、“虚怀定力”的“孤行静寄”、“独往冥游”所谓“古人精神”的开掘和宣示。
不但如此,钟、谭同时在诗歌的评赏实践中,贯彻了以诗为“清物”、突出“清”的品格的论诗基调,《诗归》中二人的评点,即不乏以“清”相标示者,其品鉴的立场由此可见。
清的内涵构成关联明澈秀逸、鲜新脱俗等义项,钟、谭移植和演绎传统“清”的审美概念,既融入了晚明诗界的观念转向,尤其是有意以蕴含明澈秀逸之义的“清”一路的风格,补充或变改七子派青睐雄深浑厚或博大高华诗风的相对偏狭的取向,又提示他们企图藉助推尚同时含有鲜新脱俗之义的“清”一路的风格,另辟一条求新异俗的途径。
相对于“清”,“厚”这一审美概念则主要为钟、谭所申述,成为竟陵派一大标志性的诗学话语。据其所论,“厚”具有终极的审美意义,所谓“诗至于厚无馀事矣”,也成为他们开掘“古人精神”的一个重点。
要达到“厚”的境界,主体的修习养炼至为重要,用钟惺的话来说,即需“读书养气”[100],只有通过这种精神自修,方能臻于深醇厚重的涵养之境。
正因为“厚”得自“读书养气”的修习养炼,所以真正意义上表现在诗歌之中的“厚”,就不是依靠简单、外在的文字修饰所能获取,而是主体通过内向的自我修持而凝聚起来的深淳厚重精神气度的流露。
在钟、谭的认知中,“厚”的概念具有某种开放性和多义性,除了联系诗教传统而以“柔厚”[101]为教来表述诗歌“厚”的品位和意义,又指向诗歌作品丰富充盈、耐人品味的意义含量,以及不落言筌、无迹可求的艺术之境。
至于说钟、谭提倡“厚”的动机,以往学人多将其定位在力纠公安派俚俗、纤巧之弊,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角度观之,重“厚”还出于平衡“清”的考量。
有研究者指出,作为古典诗学的传统概念,“清”在审美内涵上除了正面价值之外,同时尚有负面价值,即其容易流于单薄。[102]
从此意义上说,“厚”正可弥补“清”之不足。这也是钟、谭以“清”、“厚”并举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晚明以来直至明末诗坛的演变趋势来看,伴随公安派与竟陵派的起落,一种多维化的发展格局也在逐渐形成,纯粹由一派甚至一家主导诗坛的局面被逐渐打破。
考察众家的诗学立场及其思想资源可以发现,他们大多并不是采取单纯随俗附和的姿态,并不满足于对前人和同时代人观念主张的机械袭用,面对既有的思想资源和派别意识,在更大程度上以检省、选择、调合的方式代替了直接的容纳和因袭,与此同时,他们也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强化自我的发声,有所补充,有所发见,以超越前人和时人的见识为归旨,形成诗学领域新的思想资源。
这种情形即使在一些诗学立场相对接近特定流派者那里,也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来,像许学夷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个例子。
许氏生平倾力编撰《诗源辩体》一书,他自述该书撰著之缘起,认为历观各朝“说诗”之学:
“晚唐、宋、元诸公,穿凿支离,芜陋卑鄙,于道为不及;我明二三先辈,宗古奥之辞,贵苍莽之格,于道为过;近世说者乃欲背古师心,诡诞相尚,于道为离。予《辩体》之作也,始惩于宋、元,中惩于我明,而终惩于近世。”[103]
这已显出其纠驳前人“说诗”之见强烈的自觉意识。尤其是他对“近世”公安、竟陵二派“背古师心”的取向深为不满,斥之不遗馀力:“独袁氏、钟氏之说倡,而趋异厌常者不能无惑。”[104]
有鉴于此,《诗源辩体》的基本宗旨是要重新确立诗歌复古的方向。总观该书,它的论述思路间或承续了七子派的复古诉求,其中对王世贞、谢榛、胡应麟等人的诗学观点尤多绍介和汲取,以此作为引导复古的某种借鉴。
但作者在借鉴之馀,又对诸子的观点不乏检省,审辨其中得失,作出独立判断。例如,“诗先体制”是《诗源辩体》反复申述的主要观点之一,凸显了许学夷重视诗歌体制的原则立场,贯穿其中的是其强烈的辨体意识。
尽管七子派中特别如李攀龙、王世贞、胡应麟等人,也都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上关注辨体的问题,但其并未得到许学夷的完全认同。如他声称“诗虽尚气格而以体制为先,此余与元美诸公论有不同也”[105],示意王世贞等人以“气格”相尚,对“体制”重视相对不足。
又如关于汉魏五言古诗,他并不赞同胡应麟“见其异而不见其同”[106],以他对汉魏五古的体制分辨,认为胡应麟仅仅注意二者之异未免绝对,魏诗如曹氏兄弟之作也有差异,曹丕篇句或显“构结”痕迹,而曹植篇句或可比肩《古诗十九首》,“本乎天成,而无作用之迹”[107],不可一概而论。
其中分歧,不言自明。整体比较来看,如果说七子派中尤其是王世贞、胡应麟等人论诗已相对体系化,那么《诗源辩体》表现出更加详密、中正、严饬的思想结构,可以说是在检省七子派的基础上对复古诗学作了重新整合。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