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利华 |《明代诗学思想史•导论》(二)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这取决于对法度极度精熟以至自然运用,或被王世贞称之为“不法而法”[54]
“法”属于目的性的根本要求,“不法”则体现技艺性的超凡造诣;“法”从“不法”中得以显现,“不法”则为“法”的至上之境。
此说实可置于“至法无法”这一古典文学艺术理论的观念系统中去加以认知。
“至法无法”作为艺术观念是在诗学体系基本形成的宋元之后凸显的,从本体论的角度观之,可以追溯至大道无形的传统道家思想,涉及法与道、法与言的哲学问题,即强调法进于道的神化境地和至法的不可言说性。[55]
王世贞的“不法而法”说作为蕴含传统至法理论基因的文学观念,多少折射出传统道家体认形上之道的本体论的影子。
但不同的一点是,它突出了臻于体认法之至高境界而投入的技艺性的锤炼工夫,注重的是可以感知的创作主体的艺术认知和组织能力,以及将这种认知和能力融贯具体文本之中而呈现的高度技巧化的语言秩序,着眼于实现超离执着形迹的于法之低级认知的终极目标。[56]
这亦即如王世贞所说的,“琢磨之极,妙也自然”[57]不同于“琢磨”之工有碍于“自然”表现的习惯认知,表现的效果被认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夫的施行,“自然”的意义并不单纯在于排除人为的介入,也指向“琢磨”至于极致所产生的“无迹”效果,“无迹”的“自然”表现正是通过循法锤炼的途径得以形成。
由是,“琢磨”之工与“自然”表现之间发生正面的关联,其偏向的是基于精湛琢磨工夫而形于诗歌文本之中极为工致、不露痕迹的法度自然运用的艺术之境。
这一点,既表明复古意识在王世贞身上的扩张,又彰显了趋向强化的一种文学技术思维。
在后七子那里,技术理念的强化,同时伴随的是诸子法度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如谢榛,特别是关于诗歌的声律,成为他论诗的一个重点方向,显示他对这一关乎诗歌体制基本问题的高度重视。
其中不仅反复论及诗歌的用韵,强调“作诗宜择韵审议,勿以为末节而不详考”,视用韵为不可苟然为之的原则性问题;并且提出“平仄以成句,抑扬以合调”,主张“先声律而后义意”,不能“专于义意而忽于声律”[58],其中涉及声调节奏的美感、声律与意义的关系等问题。
所有这些,凸显了其严于诗歌声律之法的立场。又如王世贞宣称“语法而文,声法而诗”[59],明确诗文创作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
较之李、何诸子,他不只是在一般意义上主张“法”对于规范诗文创作的必要性,而且突出它们作为特定规则的针对性和不可替代性。
尤其是他在追踪李、何诸子重视法度理念的基础上,将对诗歌法度涵义的诠释抬升至更为周密和细致的层次,专注于诗法严饬化的倾向更为明显。
如他指出:“诗有起有结,有唤有应,有过有接,有虚实,有轻重;偶对欲称,压韵欲稳,使事欲切,使字欲当。此数端者,一之未至,未可以言诗也。”[60]
据此,诗歌关涉的法度成为一个周至而严整的概念,其中“起”与“结”、“唤”与“应”、“过”与“接”、“虚”与“实”、“轻”与“重”,以及“偶对”、“压韵”、“使事”、“使字”等,构成相对完密的作法系统,大到篇章结构,小到句字布置,包括相关的构结要素,每个环节皆被作为诗法系统的有机组成。
这些规则要求,也正体现了王世贞一再主张的“篇法”、“句法”、“字法”等诸作法诉求,凝集着他旨在规范诗歌法度的一种技术理念。
较之前七子,后七子复古诗学同时呈露以“精”、“雅”为尚的显著特征。有关“精”的问题,特别是王世贞论之尤详,如“精思”即为他一再所主张,“精思”的目的在于“御易”[61],提倡激发精纯深细的艺术运思,反对趋向畏难就易的便捷径路,以免落入苟就粗陋的创作之窘境,它体现的是要求精心塑造诗歌的艺术体制以严格合乎相应法度规范的一种高度自觉
这本身和王世贞等人法度意识的提升、技术理念的强化密不可分。至于“雅”的问题,后七子之中不仅王世贞多予重视,其视“雅”为诗歌理想品格的构成要素,而且李攀龙、谢榛等人也都曾分别加以申明。
如李批评“今之作者”作诗用韵“苟而之俚”、“掉而之险”,致使“雅道遂病”,推崇古者“必谐声韵,无弗雅者”[62];谢则声言作诗之“正宗”,在于“变俗为雅,易浅为深”[63]。
诸子论诗以“雅”为尚的立场,可以追溯到传统诗学重视雅俗之辨的基本取向。然对比起来,关于“雅”的涵义,王世贞与李攀龙、谢榛二人的理解又同中有异,一方面,王世贞以“雅”和俚俗相对,这成为他和李、谢之间的某种共识;另一方面,他又将“雅”引向道德理义的层面去加以认知,要求对诗歌的情感表现作出合乎理性的适度调节,以归于“发情止性”[64]、“和平尔雅”[65],旨在标举一种合于雅饬而理性化的抒情范式,这又构成他和李、谢之间的认知差异。
后者显示其向诗教传统蕴含的理性精神的某种回归,也体现了他对李、何诸子复古诗学所作的调整和改造。

《疏放的中国人》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7.html

注 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7.html

[17]《内篇》,《大复集》卷三十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7册。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7.html

[18]《空同先生集》卷六十一。[19](美)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第133页,第137页至139页。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7.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1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