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扬 | 不读《金瓶梅》,不知天下之奇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奇书」每一部都代表了一个小说流派,代表一个小说流派的最高成就,《三国演义》为讲史小说高峰,《水浒传》为英雄传奇高峰,《西游记》为神魔小说高峰,《金瓶梅》为世情小说高峰,共同构成了明代小说艺术的宇宙空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空前繁荣与高度成熟,代表了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它们互相间的关系,用鲁迅的话说是在倒行杂乱中行进。5

将《金瓶梅》从「四大奇书」中独立出来称之为「第一奇书」的,是清康熙年间的张竹坡。从刘廷玑《在园杂志》,仅得「彭城张竹坡」的朦胧身影。
日后长期的研究并没有使这身影清晰起来,反倒有人怀疑他为彭城(徐州)人,认为他乃徽州张潮之侄。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吴敢寻得《张氏族谱》,对张竹坡作大清理式的研究,推出《金瓶梅评点家张竹坡年谱》这「字字有来历」的著作,才使张氏形象大白于人间。
从吴敢所披露的文献,可知张竹坡几乎是在用生命评点《金瓶梅》:
兄读书一目能十数行下,偶见其翻阅稗史,如《水浒》《金瓶》等传,快若败叶翻风,晷影方移,而览辄无遗矣。
曾向余曰:《金瓶》针线缜密,圣叹既殁,世鲜知者,吾将拈而出之。遂键户旬有余日而批成。或曰,此稿货之坊间,可获重价。
兄曰:吾岂谋利而为之耶!吾将梓以问世,使天下人共赏文字之美,不亦可乎?逐付剞劂,载之金陵。于是远近购求,才名益振。
四方名士之来白下者,日访兄以数十计。兄性好交游,虽居邸舍,而座上常满。日之所入,仅足以供挥霍。
一朝大呼曰:大丈夫宁事此以羁吾身耶!遂将所刊梨枣,弃置于逆旅主人(按,此当与刘廷玑所云「抵偿夙逋于汪苍孚」者为同一刊版),罄身北上,遇故友于永定河工次。
友荐兄河干效力,兄曰:吾聊试为之。于是昼则督理锸畚,夜仍秉烛读书达旦。
兄虽立有羸形,而精神独异乎众,能数十昼夜目不交睫,不以为疲。然而销烁元气,致命之由,实基于此矣。
工竣,诣巨鹿,会计帑金。寓客舍,一夕突病,呕血数升。同事者惊相视,急呼医来,已不出一语。药铛未沸,而兄奄然气绝矣。时年二十有九,与李唐王子安岁数适符。
吁,千古才人如出一辙,余大不解彼苍苍者果何意也!兄既殁,检点行橱,惟有四子书一部、文稿一束、古砚一枚而已。
嗟乎,之数物者,即以为殉可也。
这是竹坡弟张道渊所撰〈仲兄竹坡传〉,载乾隆四十二年刊本《张氏族谱》「传述」。6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除了回评、夹批、眉批、圈点之外,还有〈竹坡闲话〉〈苦孝说〉〈金瓶梅寓意说〉〈第一奇书非淫书论〉〈金瓶梅杂录小引〉〈金瓶梅读法〉等多篇专论,总计有十多万字的篇幅,他二十六岁时竟「旬有余日而批成」。

《金瓶梅评点家张竹坡年谱》

清光绪年间的文龙评点《金瓶梅》仅六万来字,前后弄了三年。两相对比,你不能不浩叹,张竹坡评点何等神速。
他没有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以重价卖给书坊,为「天下人共赏文字之美」,他自费雕刻了张批《金瓶梅》。他在〈第一奇书非淫书论〉中说:
「小子穷愁看书,亦书生〈尝〉〔常〕事。又非借此沽名,本因家无寸土,欲觅蝇头以养生耳。即云奉行禁止,小子非套翻原版,固云我自作我的《金瓶梅》。……况小子年始二十有六,素与人全无恩怨,本非不律以泄愤懑,又非囊有余钱,借梨枣以博虚名,不过为糊口计。」7
不想谋利又想糊口,张竹虚则自入怪圈难以自拔,结果他卖书的钱不够他招待来购书的朋友,终在穷困中倒下,死时只二十九岁。真可谓千古才子,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张竹坡称《金瓶梅》为「第一奇书」,估计不纯为广告意义,更主要源自他对《金瓶梅》的偏爱。
所谓「第一奇书」,当隐去了「天下」二字,补全当为「天下第一奇书」。
估计在张竹坡的意向中也未必是将《金瓶梅》放在天下经、史、子、集所有的书中去较劲而称之为「第一奇书」;而是将《金瓶梅》放在天下小说中去打量,而称之为「第一奇书」。
「第一奇书」奇在何处?「第一奇书」意义何在?张竹坡来不及细论,而后之学者多有高论。
我在上述拙著中也凑热闹,发表了点谬论:这「四大奇书」中的《金瓶梅》,过去一直被视为「淫书」,列为禁书,评价偏低,直到近年才形成风行海内外的《金瓶梅》研究热。
众多学者认为这部书虽有着不可忽视的缺憾,但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现实主义意义的长篇白话小说,是中国古小说观念第二次更新的开山之作,它开文人小说之先河,开世情小说之先河,开讽刺、谴责小说之先河。

皋鹤堂本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在小说史上有着重大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以致人们说,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
作为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从它问世(从抄本到刻本)之初,就充满着传奇色彩。
从现存文献看,最早提到《金瓶梅》抄本的是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冬袁宏道在吴县给董其昌(字思白)进士的信:
一月前,石篑见过,剧谈五日。已乃放舟五湖,观七十二峰纪胜处,游竟复返衙斋,摩霄极地,无所不谈,病魔为之少却,独恨坐无思白耳。
《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幸一的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