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扬 | 不读《金瓶梅》,不知天下之奇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4.沈德符从袁小修那里借来抄了一部,然后携之南归。

其二,关于刻本: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1.吴县(苏州)的俗文家冯梦龙见到沈德符携归的《金瓶梅》抄本惊喜不已,他与书坊关系密切,于是「怂恿书坊以重价购刻」。
2.万历四十一年主政吴关(苏州附近的浒野钞关)的马仲良(之骏)也劝沈将抄本拿出来刊刻,「可以疗饥」─这「饥」当为阅读饥渴。
3.沈德符不同意刊刻,理由是:「一刻则家传户到,坏人心术,他日阎罗究诘始祸,何辞置对?」
由此推断《金瓶梅》手抄本就「不洁」,并非如有的学者所云「原本无淫秽,后为无耻书贾大加伪撰」。

4.「未几时,而吴中悬之国门矣。」「未几时」当为冯、马劝刻不久(万历四十一年之后,因马仅此一年在吴关任上),有学者推断为东吴弄珠客为《金瓶梅》作序的万历四十五年,苏州终于出现刊刻本《金瓶梅》。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这「悬之国门」的《金瓶梅》的稿本,是别有源头,还是从沈手中流出来的,不得而知。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5.吴中刻本《金瓶梅》所用稿本原少第五十三回至第五十七回,「有陋儒补以入刻」,成为《金瓶梅》身上的一块牛皮癣。这陋儒是谁?沈氏他们当年知之不难,因未曾记载,今则又成悬案。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新刻金瓶梅词话》书影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其三,关于作者:

1.作者,「闻此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后之论者也有认为其作者乃民间艺人者。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2.创作动机,「指斥时事」,以宋代名义说明代之时事。仅此一言则引出无数的考证。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凡此种种,几乎每个问题都长期吸引着金学家们的眼球,导致他们纷纷以专论或专着来讨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限于体例,本书仅紧扣原始文献,作极简明的勾勒,让读者明了源自《金瓶梅》的种种传奇故事的来龙去脉。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52.html

现存最早的刊本《新刻金瓶梅词话》一百回,即万历四十五年刊刻者是初刻本,还是初刻本的翻版?学界众说纷纭。

「新刻」云云,或许是翻刻的标记,或许是书籍的广告策略,现存不少古小说的最早刊本都冠有「新刻」之类字样。

遗憾的是这《新刻金瓶梅词话》,却长期深藏在历史帷幕中,直到1932年才从山西介休发现,令学界惊喜万状,1933年以古佚小说刊行会名义影印了一百二十部。

1932年在山西介休发现的这部《新刻金瓶梅词话》,学界称之为「万历本」或「词话本」,原藏北京图书馆,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同一版式的《新刻金瓶梅词话》还有两部藏于日本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和德山毛利氏栖息堂,可能是日本江户时代(相当于清康熙年间)就传过去了,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与六十年代才各自被重新发现。

在《新刻金瓶梅词话》隐身的漫长岁月里,民间流传的是明崇祯年间刊刻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按,又一个「新刻」啊!),学界称之为「崇祯本」或「说散本」或「绣像本」。
「崇祯本」是明末一位无名氏评点的底本。
古人缺乏版权意识,几乎每个小说评点者都对小说文本有所改动。
如毛氏父子之于《三国演义》,李贽、金圣叹之于《水浒》,脂砚斋则似乎始终介入了《石头记》的创作,这位无名氏对《金瓶梅》也是如此。
他改得怎样,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从艺术着眼,我同意刘辉〈金瓶梅版本考〉的意见:
与「万历本」相比,「崇祯本」「浓厚的词话说唱气息大大地减弱了,冲淡了;无关紧要的人物也略去了;不必要的枝蔓亦砍掉了,使故事情节发展更加紧凑,行文愈加整洁,更加符合小说的美学要求。
同时,对词话本的明显破绽作了修补,结构上也作了变动,特别是开头部分,变词话本依傍《水浒》而为独立成篇。」15
张竹坡的评点是以「崇祯本」为底本,也在文本上略有改动,他自己在〈第一奇书非淫书论〉中就说:
「我的《金瓶梅》上,洗淫乱而存孝悌,变账簿以作文章,直使《金瓶》一书,冰消瓦解,则算小子劈《金瓶梅》原版,亦何不可使邪说当辟。」16
张竹坡连评带改,是成功的。谢颐在序中说:
「今经张子竹坡一批,不特照出作者金针之细,兼使其粉腻香浓,皆如狐穷秦镜,怪窘温犀,无不洞鉴原形。」17
张批《金瓶梅》全称为《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它一经问世,《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遂不复流行于世,更不用说《新刻金瓶梅词话》了。
要研究《金瓶梅》的成书与版本,自然不可忽视「万历本」,但张竹坡评点「第一奇书」本却更适合广大读者的审美要求。
鉴于此,本文是以「第一奇书」本为《金瓶梅》文本基础,来对潘金莲西门庆作审美解读。特殊需要「词话本」中文字的地方我会随文注明,让读者读个明白。18

《第一奇书金瓶梅》(吉大本)

《金瓶梅》是一部传奇之作,书里书外布满了疑题与悬案。刘辉等主编的《金瓶梅之谜》就整整列了一百个难解之谜,马征着的《金瓶梅中的悬案》则展示了一百八十多个悬案。
而《金瓶梅》之所以吸引读者去热读、去求索、去争议的,恰恰因为有这些个疑题与悬案。
诚如毛宗岗所云:「读书之乐,不大惊则不大喜,不大疑则不大快,不大急则不大慰。」
就宏观而言,《金瓶梅》的读者,大致有三个层次:官方审读,学者解读,民间阅读。官方审读,使《金瓶梅》长期在禁与不禁之中挣扎着。
乾隆元年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透露:「《水浒》《金瓶梅》诲盗诲淫,久干例禁。」当局偶尔网开一面,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