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词话》的内容是「借宋写明」,「金学」界对此已无任何异议。但问题的症结在于,其一,它写的是明代哪个时期的事情,是正德、嘉靖朝还是万历朝,到目前为止,「金学」界还在争论,未能达成共识。
其二,它是以什么方式反映明代现实的,它和其他写前代历史的小说的主要区别点在哪里?这是《金瓶梅》研究必须首先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笔者经过深入的研究,根据明代大量可靠的原始史料,证实了《金瓶梅词话》所写的内容是明代正德、嘉靖时期的事情,而绝不是万历时期的事情,这一点则是毋庸置疑的[1]。
认为《金瓶梅词话》写的是万历中年的社会情形,最主要的是已故历史学家吴晗先生。
吴晗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题目叫作〈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2]。
这篇论文发表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几十年来,很多人都坚信文章中的观点,直至现在,有些人对其中的结论还是深信不疑。
吴晗先生的最大功绩在于充分地证明了《金瓶梅》是「借宋写明」,这是非常正确的。
但「金学」越来越发展,研究越来越深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吴晗先生断定《金瓶梅》写的是「万历中年的社会情形」的观点,现在看来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吴晗先生的主要根据是对「马价银」「佛教」「太监」「皇庄」「皇木」「番子」等问题的考证。
徐朔方先生认为,在所有这些证据中,「只有马价银成为他(指吴晗)的惟一有力证据」,其他(指嘉靖时番子不敢放肆、嘉靖时无皇庄之名等)则属于想当然之词,缺乏证据,至于「佛道兴衰、太监专权」则不可一概而言[3],笔者对此也有详细的考证,此不赘。
下面就朝廷爷违法借支「马价银」这一最重要的问题加以探讨。
《<金瓶梅>发微》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8.html
霍现俊 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8.html
《金瓶梅词话》第七回张四(张龙)与孟玉楼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见此人,有些行止欠端,在外眠花卧柳。又里虚外实,少人家债负。只怕坑陷了你。」
「四舅,你老人家又差矣!他就外边胡行乱走,奴妇人家只管得三层门内,管不得那许多三层门外的事。
莫不成日跟着他走不成?常言道:世上钱财倘来物,那是长贫久富家?紧着起来,朝廷爷一时没钱使,还问太仆寺借马价银子支来使。
休说买卖的人家,谁肯把钱放在家里?各人裙带上衣食,老人家到不消这样费心。」[4]
整部《金瓶梅》写朝廷爷违法借支「马价银」就这么一句话,作品既没有写是哪位朝廷爷借的,也没有写是何时借的,更没有写借了多少,其来龙去脉甚不清楚,似乎作者故意在作品中留下这么一桩无头无尾的、没有答案的悬案,其实作者是有严格界定的,只是写得非常的巧妙隐晦,读者不容易轻易看出罢了,这就是《金瓶梅》的独特的艺术手法。
我们知道,《金瓶梅》的表层故事写的是西门氏家庭的兴亡史,又把它放在宋徽宗政和二年至宋钦宗靖康二年之间,作者之所以采取这种故事结构,显见作者是非常洞悉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同质同构的,
也就是说,「家」是「国」的缩小形态,而「国」则是「家」的扩大形态,「家国」一体,由家看国,以小看大,所以,《金瓶梅》描写的这个「家」,实际指的是十六世纪的整个中国社会。
不过,作品的这种特殊结构,自然决定家庭要成为整个故事的描写中心,因而,整部《金瓶梅》描写最多的则是西门氏家庭的关系─家族关系,这个家庭最多的事─家事,以及这个家庭与社会各阶层极为复杂的社会关系,等等,涉及到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真可谓是晚明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作品对发生在西门氏家庭的种种事件的描写是非常细腻完整的,又因作品把故事放置于宋代,作者当然可以毫无顾忌地写宋代的人和事。
但一涉及到明代的重要史实,作者显然就换了另一种写法。我们从作品中看不到对明代重大事件的完整的叙述,上文所引「朝廷爷借支马价银」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换句话说,《金瓶梅》中凡涉及到明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往往采用了一个词─或人名、或官名、或事件名─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新闻标题词」的形式来揭示其写「明」的意图。
虽然只是一个简要的「标题词」,但却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载体,因为它关联到明代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并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就是《金瓶梅》的独特的艺术手法。
《金瓶梅》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8.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8.html
我们在明白了这种独特的手法后,就可以对《金瓶梅》中「朝廷爷借支马价银」的时代作出准确判断了。
太仆寺,明官署名,「掌牧马之政令」。太仆寺贮存马价银是从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开始的。《明史》上说:
成化二年以南土不产马,改征银。四年始建太仆寺常盈库,贮备用马价。……太仆之有银也自成化时始,然止三万余两。及种马卖,银日增。[5]
史料上提到万历时,「国家有兴作赏赉,往往借支太仆银」,「崇祯初,核户兵工三部借支太仆马价至一千三百余万。」
从史实上说,万历、崇祯时借支太仆寺马价银之数量的确惊人,但不能说万历以前就没有借支过。
《明史‧食货志》中说,「隆庆中……数取光禄、太仆银,工部尚书朱衡极谏不听。」
吴文中也说「隆庆时虽曾借支太仆银,尚以非例为朝臣所谏诤。」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8.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