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平 |《金瓶梅词话》是一部探讨人生的小说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在心善与事善二者之间,作者更强调心善是根本,认为无善心者既使做了善事也无济于恶报。
西门庆募劵五百两银子修缮永福寺,刻印《陀罗经》五千卷,可谓施财行善了吧,而作者却评论说“佛法无多只在心,种瓜种果是根因。……积善之人贫也好,豪家积业枉抛银。若使年龄财可买,董卓还应活到今。
惟有心善而后做善事方能解脱轮回之苦得到善报。吴月娘“为人一生有仁义,性格宽洪,心慈好善,看经布施,广行方便。”(卜龟儿卦老妪语。
“仁义”与“心慈好善”属心善,’“看经布施,广行方便”是事善)二善并行,终得善报。
至于普静法师岱岳东峰救月娘,永福寺荐拔群冤则体现了佛教“悲天悯人”“普救众生”的思想宗旨。
也许有人会说《词话》写了一些和尚尼姑好淫坑骗的种种劣行,并让西门庆、小玉等人譭僧谤尼亵渎佛教的神圣,正说明作者不信佛教。
实则不然。佛教有三宝:佛、法、僧。僧不等于法,更不是佛。毁谤男女僧人与不信佛,不遵法,不能同日而语。
作品处处宣扬修心积善、因果报应,怎么能说不敬佛祖、不信佛法呢?敬佛、信法就是信佛教。
再其次,《词话》中所表现的儒家的伦理纲常观念比之以往的小说虽然显得相对淡薄,却依然可以寻觅到它的踪影。
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集中体现在吴月娘的身上。她忠顺于丈夫,坚守妇女的贞节,有凌然正气。处事理家态度公允。对待下人宽容仁慈。对恶人口利心硬。
孟子所言仁、义、礼、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可谓集于月娘一身。
诚然,月娘并非没有人性的缺憾,但像张竹坡把她评得那样好诈险恶,恐也有离于作者“月楼善良终有寿”的创作本意。
至于作者以忧伤情调塑造的几个清廉刚直的官吏形象,则使读者意识到笑笑生对清官政治的渴望。
总之,晚明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儒、释、道的人生观在《词话》中程度不等地交织在一起,说它单纯地说佛说道、说理学与评判它全部地否定了儒家和佛教的道德观,同样都是不全面的。

《焚书 · 续焚书》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6.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6.html

个体性命之学重视自我价值、肯定人欲的合理性与偏重道德、主张禁欲、视“好货”“好色”为异端邪恶的儒、释思想成相互矛盾的态势。
它们之间有无相融的契合点,《词话》又是怎样将它们结构起来的呢?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重群体,强调把个体利益消融于群休利益之中,追求政治、道德的价值实现,忽视自我价值和生命层次的思考。
以庄子学说为代表的个体性命哲学,重视个体生命价值,追求肉体和精神的自由快乐,弥补了儒家思想的缺漏,但又轻视社会和政治道德问题。
佛教追求来世的幸福和精神永恒,却要牺牲现世的享乐。而《词话》所体现出来的兰陵笑笑生的思想则是既重视自我的价值(包括生命的价值),肯定人欲的合理性,又考虑欲望实现过程中的社会道德要求,既不放弃现世快乐的可能,又追求来世的幸福。
它是以个体性命哲学为基础,容纳、整合了儒、释思想来考虑人生问题的。
在这部描写人生的鸿篇巨制中,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令人感受最深的是: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的人,无一不在考虑自身的现实利益,无一不爱财好色,为自己生活的快乐、幸福而奔忙。
不要说西门庆潘金莲类是如此,就连作者有意塑造的善良的典型吴月娘、孟玉楼也不例外。
吴月娘怂恿丈夫将李瓶儿的金银珠宝抬入自己房中,却千方百计阻止西门庆娶财宝的主人,不过是“乘机利其财”,“欲得此一宗白财”(张竹坡语)。
孟玉楼爱嫁李衙内,是慕“衙内生的一表人物,风流博浪”,害怕守寡“耽阁了奴的青春,辜负了奴的年少。”足见笑笑生是把人的爱财好色视为每个人的天性而加以肯许赞赏的。这是作者对人的生存本性(财色追求)层次的思考。
同样,人人都爱惜自己的生命,希求上天镶灾降福,保寿长乐。而严酷的生活教训戒示人们:财多惹事端,纵欲过度伤身早亡。
因此,要实现长久快乐的目的,就必须将欲望调节到不损害寿命的适当限度(绝非不要欲望)。
这便是笑笑生对生命追求层次的思考。西门庆死亡的直接原因吴神仙说得很清楚:“官人乃是酒色过度”,“当时只恨欢娱少,今日翻为疾病多。玉山自倒非人力,总是卢医怎奈何!”
不单吴神仙说得清楚,作者也讲得很明白:“看官听说,一己精神有限,天下色欲无穷。又日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西门庆自知贪淫乐色,更不知油枯灯尽,髓竭人亡。”
《词话》第一回将这一道理讲得更全面:“说话的如今只爱这情色二字做甚?故士矜才则德薄,女炫色则情放,若乃持盈慎满则为端女,岂有杀身之祸。”
可见“持盈慎满”乃是笑笑生解决欲望与生命关系的一个准则。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存在着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问题。作为个体的人需利己,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则需利他,而调节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起码尺度,是利己而不损他。不损他为善,能利他则为大善。若侵犯、损害他人则为恶,为天道所不允。
正如欣欣子在《序》中所言:“阳有王法,幽有鬼神所不能捾也。”这是笑笑生对社会道德层次的思考。((词话》中所表现的道德观念主要来自大乘佛教“慈悲喜舍”、“自利利他”的教义,也有儒学中的仁慈观念。
第四十六回卜龟儿卦的老岖说吴月娘“为人一生有仁义……心慈好善……广行方便”就包含着佛儒两家的道德观`吴神仙称李瓶儿为“素门之德妇”,玳安对此解释得更明白: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6.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