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有 | 新审美价值对旧审美理想的突破——再论《金瓶梅》的美学意义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这种思想观念转为审美评判时,就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一)不否认现实,甚至是残酷的现实也能正视,不过这种正视是消极的,有人在期待中忍受,有人麻木般地承受,有人用泪水模糊自己的眼睛,有人则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
(二)期望着理想,甚至是代代相传的理想。画饼充饥也好,以水代酒也好,阶段性实现也好,阶段性实现也好,要求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满足。
这样的审美评判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尤其是面对更广大的民众的俗文学艺术的创作,古代说唱艺术和戏曲的审美价值正是这种审美评判的结晶。
奸佞小人当道,忠臣君子或才子佳人受难,几经曲折,善恶有报,于是平反昭雪或金榜题名,合家团圆或洞房花烛,已成了一种审美“程式”。
明清两代小说最近的血缘是说唱艺术与戏曲,上述审美评判也直接影响了小说审美价值的确定。
经过长时间的民众与文人共同创作过程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是最有代表意义的三部长篇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展现历史的真实时,不可不谓是大胆而又深刻的。战争灾难,赤地千里,朝廷内乱,饥民揭竿,诸侯逞雄,朝分夕合,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在宏观上把握得十分恰当。
但由于传统审美评判的影响,创作者在面对残酷历史现实的同时,仰首期待青天,瞩目明君贤臣,于是,审美理想与审美价值得到了完全的吻合,一批理想中的明君贤臣及其对立面的塑造将深刻的历史展示拉入到虚幻的理想之境,“真”服从了“善”的安排,失去了“真”本有的属性,人们在艺术的理想之境佩服、诅咒、欢庆、哀叹。
《水浒传》不论是前大半部的造反经过的描述,还是后面起义军受招安之后的悲剧结局,都真实地再现了“官逼民反’的生活真实。
由于作品中的故事、人物离读者更近,并且又是从造反者个人遭遇的微观角度来展现,因此作品的“真实”,不论是“历史的真实”还是“艺术的真实”都更具有成功的意义。
然而,创作者仍旧用的是传统的审美评判,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不同的是,创作者是抓住现实中难得的一两点闪光,用夸张、渲染的手法将它们扩散成解决现实冲突的光环,救世主虽不是明君贤臣,也是一批传奇特色的英雄好汉,“真”向“善”重合,构成与审美理想一致的审美价值。
随着心学理论的扩散和经济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身价值的认识给文学创作与欣赏带来了新的思想空间,传统的审美理想虽然以其惯性继续发展,但审美价值却有了新的砝码,完成道德责任与展现人的欲望成了明代中期以后文学艺术的双重特征。
《西游记》的创作,表明了审美评判的变化,人们竟可以在对神、佛的调侃、戏谑中寻求审美趣味。
这里已经没有绝对的救世主,玉皇大帝、南海观音、如来大佛虽然在关键时刻拿出绝招来帮助唐僧师徒四人,但他们自己也都是九九八十一难诸因素中的直接、间接制造者,克服灾难主要还是依靠取经者自己。
取经者们不仅是开始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而且在努力地显示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西游记》的著作者能在佛教僧徒和民间艺人数百年创作的基础上,在传统的审美评判中加进近代的思想意识,使作品获得更大的审美价值,功劳可谓巨大。
但从“真”与“善”的关系来看,孙悟空等人的力量毕竟是超人的,其审美价值毕竟是以虚幻的世界为基础,离现实隔一层的艺术真实给欣赏者首先的审美信息是佛家教义,对无原则的善的批判调侃仍是对道德的“善”的肯定
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刮目相看与《西游记》差不多同时出现的《金瓶梅》了。
关键的问题在于作者把自己的视角对准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一个令传统和时代都皱起眉头的商人家庭,全然以写实的手法将他认为的“善”“恶”“美”“丑”和盘托出,并且还是十分准确地按生活原貌把人物命运的轨迹客观地描绘出来,把生活的本质揭示出来,并不因为“恶”而不详述,也不因为“丑”而略去,取舍评判的标准是“真”。
即使他知道自己所写有背于道德教化,仍然直书不已,顶多插入一两句话或一两首诗词评品而已。
审美价值终于和审美理想分道而驰。在《金瓶梅》中,连救世主的影子也没有,只有生活中的人在生活的急流里依靠自己的求生本能和本领去选择自己的道路,去实现自己的欲求。
于是,这里见不到完美的人格和崇高的形象,从高官重臣到帮闲媒婆,都是芸芸众生,都是一个个的人,而不是失去自我的社会角色。
在读者面前,他们一个个从肉体和灵魂都是赤裸裸的,向“善”人是带着“恶”的疤迹向善走去,求恶的人则是闪着“善”的光点陷入“恶”的深渊。
朝廷重臣与平民百姓一样苦心经营,以免败北;清官廉吏也奈上司和人情不可,中庸处事;有权就有钱,有钱就可以买到权,贪污和偷税是发财的捷径,阿谀奉承可以出人头地,人皆恶之的性行为正是人皆好之的乐事,禁欲、节欲已成为空头说教。

《三国演义》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9.html

这里有必要简略说一说书中性行为的描写的问题。
作品中有数十次对“人皆好之,人皆恶之,人非尧舜圣贤,鲜不为所耽”的“房中之事”的客观描写,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指它为社会风气所致或说它是作者有意自我欣赏甚至责它是书坊商贾为利而为,实在是失之偏颇。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9.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17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