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的思想矛盾及主题的终极指向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事实上,只要读读晚明文人们的自述,我们不难感悟到这种消亡一开始便是注定和不可避免的。晚明文坛的风云人物张岱,叙说自己生平道:“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变童,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土,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蠧诗魔。”(《自为墓志铭》)很难想象,正常健康的年代会有如此放纵习气与感官享受的夸耀。在表面的繁华和热闹的背后,我们嗅出的恰恰是沁透到骨子里的阴冷之气,一个畸形时代的变态的人生诗意。这还不算,晚明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宏道,阐发他对人生快乐的理解时,更是惊世骇俗。他把人生快乐分成五种,其中最大的快乐,是豪奢极欲之后,“家资田地荡尽”“然后一生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为五快活也。士有此一者,生可无愧,死可不朽矣。”(《袁宏道集校笺》)一向风雅潇洒,清高脱俗的中国文人,此时竟露出了一股无赖相。我们不必去分辨这种人生极乐到底是刻意的戏谑与自我嘲弄,抑或任意人生的必然归宿,有一点毋庸置疑,我们从中读到的绝不是晚明无忧无虑的对生活的满足,恰恰相反,它泄露了时代与心灵深处真正的绝望,那种高潮过后临近消亡的悲哀,只不过此时这种消亡的悲哀,以一种不自觉的变态人生态度曲折地传达出来罢了。张竹坡把《金瓶梅》的要旨归结为“冷热”二字,也是从晚明人情世态与西门庆的命运结局中,感悟到时运由热烈而冷寂的颓变。

以此反观《金瓶梅》对中国文化哲学思想的矛盾态度,我们发现,《金瓶梅》其实是古典小说中少见的没有完整的哲学思想支柱的作品(指对儒、释、道构成的整体文化结构而言,《金瓶梅》自身蕴含的另一种哲学内涵,见后文所述),晚明的社会变化太迅捷而凶猛了,这使作者的思索带着传统思想大厦崩塌后尚未重新凝聚成形的破碎状态,与此相呼应,诚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金瓶梅》的叙事文本,亦呈现着粗糙与精微、严谨与疏漏、高雅与鄙俗、因袭与创新等等文人独立创作长篇小说草创时期的混乱与幼稚。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3.html

因此,《金瓶梅》的结局注定是无奈与无从选择的。尽管佛、道与西门家的兴衰一直纠缠不休,张竹坡说《金瓶梅》“先是吴神仙,总览其盛;便是黄真人,少扶其衰;末是普净师,一洗其业;是此书大照应处。”(《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但《金瓶梅》最终由佛门来了结全书故事,实在是“空幻”之外,没有其它出路。“佛”在这里肯定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空幻”是个极为抽象模糊的概念,除了这个概念,《金瓶梅》什么也无法倚傍。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3.html

这是我们所能得出的《金瓶梅》思想矛盾的最后一个结论,在晚明这样的时代,一只打破的花瓶是不可能修复的,疑虑既已产生,便将无始无终。反过来说,《金瓶梅》这个仅仅归结于观念上的“空幻”结局,也正是作者无所指归的文化悲凉的精确注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3.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3.html

如果到此为止,《金瓶梅》充其量不过是一部真实、深刻地反映晚明文化、哲学思想矛盾、混乱的沉痛之作,一部末世社会迷惘者的精神自供状,它作为人类大书必须具有的更沉宏博大的思想内蕴,还远不能得到体现。然而《金瓶梅》不,它在儒、释、道与晚明新兴哲学思想的双重应顺、疑难中,最终走向了对人、生命、历史的更高意义的思考。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3.html

也许由于晚明哲学思潮的启蒙,《金瓶梅》把思索人类与社会历史的视角,放在生命这个基点上。然后从生命的基本需求与生存状态出发,切入人生悲剧与社会悲剧的永恒意义。可以说,在明清小说中,鲜有看到象《金瓶梅》这样全身心地感悟生命真切悲欢的作品。仅凭这一点,《金瓶梅》足以惊世骇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3.html

一、在张扬生命的心绪下看生命的毁灭。清人张潮说:“《金瓶梅》是一部哀书。”(《幽梦影》)确实,《金瓶梅》之哀,正在于它在张扬生命的背景下展示了生命悲剧。《金瓶梅》显然是肯定人的基本欲求的,而正因如此,西门庆等人放纵生命而走向毁灭的结局,才更强烈地撼动了我们的心灵。《金瓶梅》在这里也许是为了揭示生命与人生的永恒矛盾吧,他深切的忧虑,同时显露着对晚明爱恋而又憎厌的独特心境。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3.html

二、恶与生命悲剧的永恒意义。《金瓶梅》由生命的基本欲求,进而导向人性内核的思索。当晚明纲纪废弛,朝政黑暗,社会陷于暴力与荒淫深渊时,人欲就日渐滋生了,人性不断受到污染,人性中的恶亦不断地膨胀起来,人于是走向沉沦,走向毁灭。反过来,人性中的恶又加剧了社会的混乱与腐败,推动社会向万劫不复的灾难走去。这是一个互为关联的双向运动,其结果,是人、社会结成一个由“恶”一以贯之的圆环,显示出生命悲剧的永恒意义。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3.html

三、走向另一高度的历史循环。《金瓶梅》写西门庆家庭颓败外,还特意写了周守备与春梅一家的毁灭,写了另一个西门庆式人物张二官的崛起。张竹坡指出:“张二官顶补西门千户之缺,而伯爵走动说娶娇儿,俨然又一西门,其受报亦必又有不可尽言者,则其不着笔处又有无限烟波,直欲又藏一部大书于无笔处也。”(《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西门庆死了,可是另一个西门庆又继承了他的事业,西门庆的故事在晚明还将继续下去,这是《金瓶梅》明确告诉我们的事实。“恶”并不因为西门庆的毁灭而消失,它组成了一个社会层面的现实循环。这还不够,《金瓶梅》通过家庭兴衰的描写,更重要的,在于展现出社会兴衰与人类命运的景况,从历史层面揭示了人类发展的悲剧图式。这是一个更大也更为抽象的恶的循环,人世之恶与人性之恶导致了社会黑暗、家庭败亡,社会黑暗、家庭败亡又演绎了一个朝代的毁灭。但由于人欲之恶与人性之恶的不可避免,社会与人生再次进入又一重循环的毁灭。这是《金瓶梅》演示的人类历史发展模式,它形成了一个首尾相接的“恶”之大循环,表达了对生命本体的疑难、恐惧与人类生存的彻底绝望之情。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3.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1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