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人物妒忌心理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古来妇人,百病可医,惟妒难治。若犯了一个“妒”宇,便病人膏肓,随你苏张之舌,也说化他不转。即至威势相加,刀剑恐吓,彼宁甘就死,断乎不肯通融。所以有妒妇的人家,往往至于斩宗绝嗣。我想起来,妇人之妒,惟恐自己丈夫被婢妾分去了欢娱。[5] 1

这是清代小说《疗妒缘》的作者站在封建社会男性的角度,对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家庭女性的妒忌进行的不无调侃式的指责。这种观点在以男性为主的封建社会的确是大有市场的。它展现了男性主宰社会的条件下,男人们对当时一夫多妻家庭中的普遍现象作出的戏剧化的评价和感叹。因此,这些小说大多采用夸张的手法、想象虚拟的情节来抨击一夫多妻家庭条件下的妒妇与悍妇形象,从而来宣泄男人们一夫多妻和睦相处的理想生活遭遇到妒忌阻击的怨恨。这些小说不仅对一夫多妻的封建婚姻制度和男性的行为毫无反思之意,反而寻找借口为一夫多妻制度进行辩解,对一夫多妻制找寻理论依据,即所谓“斩宗绝嗣”。因而他们创作小说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女性不要妒忌: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1.html

妇人痴愚,总迷而不悟,十分之中,贤德者不上一二分,反有八九分嫉妒成性。惜无疗妒奇方,为天下男子少伸须眉之气也。吾尝见世间妇人,有始贤而终变为妒者矣,从未有始之妒而忽翻为贤者。有之,自于越秦氏淑贞始,然亦从死生患难中,受恩深处,方才悔悟回心。且听在下慢慢敷陈出来,以为妒妇之鉴。[5] 1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1.html

而《金瓶梅》在描写和处理妒忌这一题材的时候,与上述小说、戏曲不同。《金瓶梅》中的人物生活的环境、妒忌心理产生的条件虽与别的小说相似,但《金瓶梅》是以较为客观的态度来对女性的妒忌心理及其行为进行描写的。作品虽然叙述了潘金莲、李娇儿等人相互间因为妒忌而产生的家庭战争,但并未从男性的角度出发,对女性的妒忌心理及其行为作出夸张、漫画似的描写,而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式”来表现妒忌心理的,因此它在客观上展现了这种因妒忌而产生的矛盾和人格的演变主要是因为这种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1.html

另一方面,作品在描写西门庆的妒忌心理和行为方面,客观上展示了妒忌这一心理状态并非女性独有,男人同样也具有妒忌的心态和行为。因此,《金瓶梅》在嫉妒心理描写上,比之其它以妒妇、悍妇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在展现人的妒忌情感上显得更加符合人性的真实,更加符合生活的逻辑。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1.html

中国古代小说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上并不是强项,并且一般小说在进行心理刻画时,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而《金瓶梅》与其它小说描写心理活动不同的是,作品对于人物的妒忌心理的描写,不仅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而且通过这种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刻画,进一步推动了人物性格的发展,情节的演进。潘金莲最初的性格中虽然有追求自己幸福的强烈愿望,但是她并没有超越当时社会道德的雷池,随着情节的发展,潘金莲妒忌心理的逐渐增强,她性格中恶的成分也渐渐增强。在情节的安排上,作品越来越追寻潘金莲的妒忌情绪的演变和发展来安排故事的走向。由于妒忌,潘金莲成天“癫寒作热”,制造事端,这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展开、矛盾的产生,从而使小说的故事波澜起伏。家庭生活是《金瓶梅》这部小说的主要线索和内容,妒忌心理的描写使这部家庭生活为中心的小说有了张力,我们或许可以说,正是因为妒忌的感情,才使得《金瓶梅》这部小说充满了矛盾和起伏,它成为小说演变、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这也是小说中的人物充满张力的核心动力之一。也许这正是《金瓶梅》这部小说在心理描写上与其它类似小说的不同之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1.html

参考文献: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1.html

[1]诧摩武俊.人间至情话嫉妒[M].台北:新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1.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1.html

[2](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1.html

[3](明)周清原.西湖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6.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1.html

[4]杨丽娴.妒忌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取向[J].心理学研究,2009(32):655.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31.html

[5](清)清恬主人.疗妒缘[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金瓶梅

《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