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与气候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2.3 同一活动的多空间展开

传统合院民居以室外空间——庭院为核心组织生活行为,通过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不同组合形式,以及由内、外空间交互而产生的中介空间,使其具备极强的气候适应性,能够多层次地应对气候变化。这种气候适应性不仅仅基于物质空间的实现,更体现在传统合院民居为发挥使用主体因势利导能动作用提供的有利条件上 [5] 。行为活动的多空间展开指用餐、起居、娱乐、小憩等灵活性较强的功能活动与地点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活动可以对应多个空间,比如用餐可根据气候条件在厅、房、庭院或者花园等不同类型的空间中完成。以西门府邸为例:西门庆一年四季多在厅中正式宴请宾客,天气晴朗时也会在花园中接待熟识的朋友;吴月娘通常会在上房明间用八仙桌主持饮食,天气凉爽时也会在芙蓉亭下安排酒席。同样的,内容更加丰富的娱乐活动,可以在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及中介空间中进行。如:生活在西门府邸里的人们通常会在庭院内跳马索儿耍子,或去聚景堂赏玩荷花,或在花园里“游芳径之中”;天气炎热时在檐廊下歇凉闲谈,或到亭子里下棋;天气寒冷时又回到可以遮风避雨的室内空间活动。由此可见,使用者根据气候变化使用不同的空间开展行为活动,通过在房间、檐廊和庭院之间的移动来获得不同时段的热舒适体验,增加调节热适应行为的机会,是在不采用主动技术情况下的气候应答。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46.html

3 行为自适的时空迁徙模式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46.html

3.1 空间使用的日时间规律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46.html

室内空间温度在昼夜和季节间都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形成建筑空间热舒适分布的时间差异性。传统合院民居丰富的空间形态、组合方式和空间界面,使得通过调整空间位置应答室内热环境变化成为可能。传统民居中的主体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光照与温度的影响,充分体现了应用能量的态度和智慧。人们会跟随光影所致的热量多寡、风雨带来的体感变化以及自身需求进行有意识的位置移动 [6] 。通过《金瓶梅》的描写可以获得小说中人物一日之内各个时段的空间使用,分析其行为和空间使用的规律可以发现,热舒适在建筑不同空间分布具有日周期差异。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46.html

卯时—辰时(5—9时):太阳初升,天色从未明过渡到大亮,室外温度低,尚未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室内温度相对稳定,晨起的人们在室内空间开启一天的起居、劳作。巳时(9—11时):太阳高升,阳光进入庭院,室外温度逐渐升高。冬季,人们将活动移至庭院内、檐廊下以获得充足的日照;夏季,人们更倾向在半室外遮阴的中介空间或通风较好室内(临北窗,光线较好)活动。午时—未时(11—15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室外空气温度逐渐抵达峰值。冬季,人们会在阳光照射下的庭院活动、檐廊小憩,或选择暖和的房中工作、娱乐等;夏季,受温度波动影响较小的北向室内空间成为首选,在此午休可减少身体活动,抵抗炎热。申时—酉时(15—19时):日落西山,室外温度伴随晚风逐渐下降。冬季,人们的活动回归屋内,必要时封闭室内空间以减少热损失;夏季,由于墙体积蓄热量的释放而出现室内温度攀升,人们重回室外庭院或檐下,等待室内温度下降。戌时—亥时(19—23时):此时,冬季的室外温度逐渐趋向谷值,为了维系室内热舒适,人们关闭所有空间界面;夏季,墙体积蓄的热量逐渐释放完毕,室内温度与室外趋同,人们在纳凉之后回到室内休息。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46.html

3.2 空间使用的季节差异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46.html

身体行为适应环境限制,通过往复互动的过程以获得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主体的自适行为是传统合院民居的气候应变模式。传统合院民居结合不同空间的使用实现了夏季避热、冬季采暖的季节性环境调控。在一系列日常生活行为中,就寝行为随季节而变最为显著。就睡眠时长而言,冬、夏两季晚睡时间大致相同,但夏季午休时长较长,人们会通过这种方式减少身体活动、对抗夏季长日。如《金瓶梅》中有一个场景是:西门庆吃完午饭后回到书房,“打了个盹”。在空间上会选择温度较稳定的首层北向空间或北向檐廊(避免阳光直射)以躲避夏季的炎热。冬季,人们对午休的需求较少,会选择温暖明亮的南向室内空间进行短暂的休息。由于昼短夜长、气温较低,冬季晚睡则尤为重要,空间上多选择保暖的炕房或与室外传热界面少且受环境阻尼效果好的其他首层房间。娱乐行为也随季节的变化在空间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会尽量选择室外空间,或者可以抵挡部分不利气候因素的中介空间。如夏季的傍晚,人们在庭院、花园感受晚风带来的清凉,当墙体热量经过数小时释放、室内温度降低后才返回屋内。在严寒的冬季夜晚或者酷热的夏季正午,人们的活动一般限于室内空间,正如小说中所写的“冬月间,西门庆只在藏春阁书房中坐”,或者遇见天热,西门庆也不出门了。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46.html

4 结语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46.html

受到环境控制技术手段匮乏的制约,传统民居在营建中把建筑看作自然环境的过滤器而非屏障,“他们没有采取我们那种竭力征服自然的行为,而是乐于接受气候的反复无常与地形的挑战”,展现了一种令人敬佩的把生活融入自然环境中的才能,更多采纳的是相较于建筑策略更为简单易行的“人追随气候”的应变模式。与此同时,传统民居对舒适性的需求并不能达到物理性能的精确满足或者冷暖平衡的完美实现,而是可以接受的室内环境,不断寻求物质空间与自然气候之间的合理“张力”。肯尼斯弗兰普顿曾经说过:“在深层结构的层次上,气候条件决定了文化和它的表达方式,它的习俗和礼仪。”这种身体的移动性与空间、时间的结合,正是伴随着自然气候的节律性变化而发生,由此塑造了一种内在的活动习惯和社会性格,通过人们不断重复而积淀为地方经验。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46.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4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