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金瓶梅》熟语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作者赵安香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5.html
内容提要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5.html
《金瓶梅》中熟语来源于世俗社会, 来自于人民大众及其口语, 盛传在明代社会。这些熟语在人民大众口中长久流传并经过文人学者及作家等的创作和运用, 以书面语言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样才使这些口耳相传的熟语流传到今天, 有继承也有创造。明代的语言开始由以传统的文言文为主逐步向通俗化转化了。《金瓶梅》中的熟语就真实地反映了明代汉语的面貌、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呈现了那个时期特定的时代特色。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5.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5.html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是社会文明的反映。熟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古白话词汇和熟语, 有助于揭示汉语词汇由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演变规律, 反映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演变过程及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5.html
《金瓶梅》并以家庭生活为题材, 描写了明代市井风俗人情。其语言半文半白, 通俗易懂, 而其中大量丰富熟语的运用, 使语言更加高度口语化, 脍炙人口, 生动形象。分析和研究《金瓶梅》书中的熟语, 对于揭示明代语言特色及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5.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5.html
一、《金瓶梅》熟语反映了明代语言的特色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5.html
明代语言开始逐渐由传统的文言文为主向通俗化语言转化, 与现代汉语接近。明代中期开始, 城市商业经济日益繁荣, 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表现市民的生活、思想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 人们的艺术趣味也趋于世俗, 其特征表现为题材重日常琐事, 语言表达更加率真自然, 俚俗易懂。到了明代后期, 通俗文学兴盛, 《金瓶梅》最富特色, 它是世情小说的发轫之作, 它一改过去描述英雄豪杰、神仙魔怪的惯例, 转向了家庭生活、平凡人物, 以家庭生活和世态人情为题材, 表现了社会的变迁, 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明确的时代性。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5.html
(一) 从《金瓶梅》熟语的出处来源看明代社会说书体语言向市井口语发展的转变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55.html
《金瓶梅》中的熟语有的来源于古代典籍, 有的来源于小说戏曲, 有的来源于古代名人名言, 有的来源于佛经颂典, 还有的直接来源于世俗社会,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宋元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处世态度, 同时它运用了鲜活生动的市民口语, 充满着浓郁淋漓的市井气息, 反映了文学语言由规范化、雅驯化向口语化、俚俗化的方向发展。
《金瓶梅》中的熟语有的来源于前代小说戏曲, 例如第73回“猪八戒走在冷铺中坐着——丑的没对儿”, 此歇后语借白话小说《西游记》中人物猪八戒构成。猪八戒貌丑, “冷铺”指军巡铺屋, 平时没人, 猪八戒一个人坐在里边, 便“没对儿”。第3回“远亲不如近邻”则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24回:“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 休要失了人情。”指遇有急难, 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有的来源于古代典籍, 浓缩了古代诗文、古人名言或历史典故。例如:第58回“出类拔萃”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 拔乎其萃, 自生民以来, 未有盛于孔子也。”多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第53回“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语出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 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 无事各自珍重。”比喻一言为定, 决不反悔;有的来源于明以前的古人诗书, 例如:第89回“叶落归根”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叶落归根, 来时无口。”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第97回“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旧传有诗四句, 诵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挂名时。’”常比喻渴望已久, 一旦得到满足, 喜出望外;有的来源于佛教等宗教用语, 如:第73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梵语, 这里指佛塔。意谓佛教教义, 把搭救人命看得很重。第79回“为人多积善, 不可多积财;积善成好人, 积财惹祸胎”强调为人要多做好事, 也表现一种重义不重财的观念;有的直接来源于当时的民间世俗社会, 是民间智慧的结晶, 是人民群众的日头创作, 并大量的流传于人民群众的日头语言中。例如:第91回“腊月里萝卜——动了心”, 比喻原来的想法有所动摇和改变。第58回“吃人家碗半, 被人家使唤”, 比喻受人恩惠, 就得听人摆布。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金瓶梅》的熟语来源广泛复杂, 作者在吸收历史语言、传统典故和民间口语的基础上, 又对其精心地进行了加工、改造和提升, 所以《金瓶梅》中熟语有的比较典雅工整, 而有的相对浅近通俗, 有的由典雅工整变为了浅近通俗。
(二) 从使用的主体来看《金瓶梅》中的熟语使用的广泛性和通俗性
《金瓶梅》中的熟语使用者下至市民走卒, 上至达官贵人, 为整个社会所共用。例如:第三十四回: “书童打开看了, 大小四锭零四块。说道:‘既是应二爹吩咐……小的‘虼蚤脸儿——好大面皮!’”。第58回: (吴月娘对潘金莲说道)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你有长俊正条, 肯教奴才排说你?”。第46回:“ (应帮闲伯爵说书童) 我那俊侄子, 常言道: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你不知他这行人, 故虽是当院出身小优儿, 比乐工不同, 一概看往也罢了, 显的说你我不帮衬了。”第32回) 郑爱香 (妓女) 道:“这应二花子, 今日‘鬼酉上车儿——推丑’, 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