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词话》的版本与文本——《金瓶梅词话校读记》序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

金瓶梅传》是明隆庆、万历年间流行于运河区新兴大众消费说唱文体,以评话为主,穿插演唱流行曲。艺人演出本传进文人圈子,经改编成为案头读本,传世有崇祯本和竹坡本;艺人本传世有《金瓶梅词话》。词话本因讹误太多长期淹没。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现后兴起研究和整理热潮。梦梅馆本是汇校本,反映金瓶梅新文本建设的集体成果。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3.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3.html

从1985年起手校订《金瓶梅词话》,至今近二十年,一共出过三个本子。在这之前,我从事《红楼梦》业余研究,校点《金瓶梅》是应友人之请。朋友开的出版社生意淡薄,想出点赚钱的书。着眼海内外华人市场,看中了金瓶梅,计划出一个不作删节、比较可读的本子。我对《金瓶梅》认识无多,文化大革命中曾翻过上海中央书局的襟霞阁本。私心以为既然海峡两岸学人已经出过好几个校本,抄抄拼拼,择善而从,不见得很难,便轻易答应下来了。岂知着手做起来困难重重。我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来整理这部王利器先生称之为“有明之大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而且也缺乏必要的图书资料工具。只好临急抱佛脚,请朋友相助,向专家们求教。为弥补知识的不足,我开始习学星相术数,涉阅佛典道藏;研究科仪宝卷、释道疏式;收集有关方言和俗字的资料。边干边学,1987年勉强完成第一次校订,出版了《全校本金瓶梅词话》(香港星海文化有限公司)。“全校本”在读书界的反映似乎还不错,但没有赚到钱,朋友把出版社关掉了。我却欲罢不能,只好横下心利用业余时间把校订工作做下去,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较少错误、可读性较高、接近原著的词话本。经过五年的努力,1993年完成第二次校订,出版《重校本金瓶梅词话》(香港梦梅馆)。1999年完成第三次校订,出版影印《梦梅馆定本金瓶梅词话》手抄本(香港梦梅馆),现正找寻出版商刊行排印本。当然,所谓“校定”,纯属主观认定,并不意味这个三校本如何完善,只表示因年龄和健康,自己只能做到这个程度。现在出版这本《金瓶梅词话校读记》,就是三次校订积累下来的、经删汰合并的札记,算是向梦梅馆本的读者做一个交代。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3.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3.html

一、《金瓶梅词话》的成书与流传版本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3.html

校书虽小道,并非易事,校《金瓶梅词话》尤其困难。段玉裁曾说过:“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也,定是非最难。定是非之难有二,曰底本之是非,曰立说之是非。必先定底本之是非,而后可断其立说之是非。……何谓底本,著书者之稿本是也。”[1]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3.html

《金瓶梅词话》传世有三个本子,一个在中国、两个在日本,实际上是同一刻。但问题是这个《新刻金瓶梅词话》既标“新刻”,是不是还有旧刻?既曰“词话”,是否本来就属艺人的说唱材料;既名“金瓶梅”,和同名的廿卷本又是甚么关系,孰先孰后?不解决这些问题,无法定底本之是非,一切关于文本的立说,均属无根之谈。目前,金学界对金瓶梅的成书与版本传承问题看法分歧,我只能谈个人的认识,而这些认识是指导我整理和校订《金瓶梅词话》的基础。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3.html

《金瓶梅词话》和先前几部中国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一样,原是“说话”,明朝嘉靖、隆庆、万历间流行于运河区的新兴大众消费性说唱文学。以平话为主,配合演唱流行曲。起初叫《金瓶梅传》,编撰者为书会才人一类中下层知识分子,可能与源流久远的“罗公(贯中)书会”有关。听众则为河上工商、市井小民。由于这个接枝《水浒》的新段子贴近生活、语言鲜活,骂皇帝,骂贪官,出文人洋相,又穿插性故事,唱曲子,有声有色,受到下层群众欢迎,不久就传进上层社会文人圈子。起初是些不足本,所以就有袁中郎等一班文人的传抄和搜集。在辗转抄录过程中,有人将说-听的艺人场子演出本,改编为供案头阅读的说部,就是“为卷二十”的说散本。笔者就其人文属性称之为文人本。金瓶梅在成书阶段,就出现艺人本和文人本两个版本系统。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3.html

艺人词话本虽是母本,文人说散本改编自艺人本,但万历末天启初刊行的是文人改编、有丁巳弄珠客序和廿公跋、名为《金瓶梅》的第一代说散本。文人改编本市场反映甚佳。书林有人不久又找到另一本有欣欣子序的《金瓶梅传》,因讹误严重,并有破失,拟据文人改编本《金瓶梅》校补刊行。后来发现工程太大,只好中辍。只把文人本《金瓶梅》的53-57回拿来补缺,录入该本弄珠客序、廿公跋以作招徕。为有别于先出的说散本《金瓶梅》,更名为《新刻金瓶梅词话》。详细的论证,参拙作《新刻金瓶梅词话后出考》[2]。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3.html

十卷本词话在天启末崇祯初刊出后,因为讹误太多,可读性不高,始终若存若亡,入清不久即湮没。可幸沉埋三百年后,却重现人间。文人改编的第一代说散本虽没有流传下来,但第二代说散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却流传下来了。根据这两个本子,我们大致可以弄清金瓶梅的成书经过和版本系统的演变。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63.html

《新刻金瓶梅词话》原刻1932年在我国山西介休发现,由北京图书馆购藏。此本一百回分装二十册,缺封面扉页。第五十二回缺七、八两页(四个单面页),全书刷印质量好,保存也好。中土本的特点是有朱笔的校改和评语(属不同笔迹),全书朱墨灿然,虽有个别墨改,仍可分辨清楚底本原字和后人改字。1933年马廉等醵资以“古佚小说刊行会”名义影印出版,因资金不足,不能朱墨两色套印,只用单色,且略加缩小。结果原书朱改变为墨改,面目顿非,产生反效果。抗战前夕,中土本连同其它北平故宫珍贵文物运美国保存。1965年美国交还台湾国民政府,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馆。1978年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以朱墨二色套印万历丁巳本金瓶梅词话,还原原尺寸大小,所缺五十二回两页则用日本大安本补上。但联经并非直接据中土本照像分色制版,而是用傅斯年藏古佚小说刊行会印本放大成原本尺寸复印两份,一作原文,一据故宫原本描抄朱墨评改,“整理后影印”。[3]所以出现正文虚浮湮漶,朱文移位、变形、错写的现象,实为美中不足。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