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瓶梅》看明代的䯼髻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从《金瓶梅》看明代的䯼髻(上)

从《金瓶梅》看明代的䯼髻(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䯼()髻是明代妇女中最具有代表性质的发髻。在上一篇中,笔者提到了白娘子装扮成寡妇所佩戴的“孝髻”其实就是䯼髻在孝期时候的一种特殊款式,也提到明代另一本著名小说《金瓶词话》中的部分孝髻描写,那么在明代,䯼髻又有哪些样式和特点呢?别着急,我们一点点来聊。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䯼髻的高度和形状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对䯼髻的第一映像,应该是一个像窝窝头一样的圆锥状的假髻。从明代的画像来看,早期的䯼髻不仅仅是尖尖的圆锥状态,并且还有着弯曲的弧度。如明代早期话本中的插图中的䯼髻,就有明显的弯曲,而《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的妃嫔䯼髻,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也微微向前倾斜。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图左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图右为明代话本版画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而类似画像上这种带有弧度的䯼髻,明代也有出土的实物。无锡郊区明墓出土的䯼髻和青阳明墓出土的正德年间的䯼髻都是略有倾斜的弧度。

图左为青阳明墓出土的正德年间的䯼髻,图右为无锡郊区明墓出土的䯼髻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弘治元年时,李朝官员崔溥曾经因为海难漂到浙江,后旅行数月回国,其著作《漂海录》中描述到“首饰则以宁波府以南,圆长而大……,以北,圆而锐,如牛角然……”.可见,䯼髻的样式并非只有尖顶弯弯的的“牛角状”。南方地区,更流行“圆而长而大”的䯼髻。
而到了明嘉靖初年,根据《太康县志》记载,䯼髻“皆铁丝胎,高六七寸,口周面尺二三寸余”,䯼髻的高度不断增加,样式更加高耸。《西游记》中也描写到,无底洞的妖怪“戴一顶一尺二三寸高的蔑丝䯼髻”。这种高耸的䯼髻,在明代画像中也有出现。

明代容像画中高耸的䯼髻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而嘉靖中后期开始,高耸的䯼髻也不再流行。尤其是对比武进王洛家族墓出土的盛氏和徐氏婆媳的两顶䯼髻。盛氏为婆母,卒于嘉靖十九年,䯼髻高13.5厘米,徐氏为媳妇,大约卒于嘉靖末至万历时期,䯼髻的高度却只有5,6厘米。可见同一家族的女性,随着时代的变化,䯼髻的款式也随之变化。

图左为盛氏的䯼髻,图右为徐氏的䯼髻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除了高度变化外,隆庆时,又有形状像“馒头”的圆扁状䯼髻。范濂《云间据目抄》中有“妇人头髻,在隆庆初年,皆尚圆扁”的描述。而此类圆扁的䯼髻,明代亦有出土文物。比如李惠利中学明墓出土的䯼髻(下图右上)和浙江义乌博物馆藏的金丝䯼髻(下图右下)

《吴氏先祖图册》中的容像和明代出土的䯼髻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72.html

就像现如今的时尚也分“欧美风”“日韩风”一样,明代的时尚也分地域性。除了朝鲜的崔溥描述的宁波府为界的南北䯼髻差异外。像无锡地区的前房桥明代钱氏家族墓出土的特殊“发撑”和无锡地区出土的其他类似样式的“䯼髻”,也可能是当地流行的特殊款式。

无锡地区出土的特殊样式的明代䯼髻

除了无锡地区出土的特殊样式的䯼髻外,定陵还曾经出土过高大的“棕帽”,比如孝端显皇后这顶“棕帽”高15厘米,口径13厘米。这种“棕帽”其实也是一种高大的䯼髻。而这种宫廷流行的巨大䯼髻,和民间其他地区流行的䯼髻样式也有一定的区别。天启皇帝的张皇后坚持宫廷作万历朝流行的高大䯼髻打扮,但是天启的乳母客氏则带领宫女作江南流行的发式衣样,于是为了“宫廷时尚”的话语权,二人也因此上演了一出“宫心计”。(出处《天启宫词一百首》)

定陵出土的棕帽和棺内图示

䯼髻的材质

现代很多爱好者梳妆时候为了方便,䯼髻往往会直接做成一个“假发包”。但在明代,䯼髻的材质可谓是多种多样。《金瓶词话》第二回描写到潘金莲“头上带着黑油油头发䯼髻”。在二十六回中,西门庆的情人之一的仆妇宋惠莲跟西门庆抱怨道到“只教我成日带这头发壳子。”此刻的潘金莲和宋惠莲都是不富裕的女性,头上的“䯼髻”都是头发编织而成。而后,潘金莲成了西门庆的妾室,宋惠莲成为了西门庆的情人后,都得到了西门庆赠送的“银丝䯼髻”,颇有些《甄嬛传》中“四郎”给爱妃送蜀锦的味道。

上海陆深墓出土的嘉靖晚期的银丝䯼髻

除了银丝䯼髻外,《金瓶词话》中女主角之一的李瓶儿还有一顶其他人没有的陪嫁“金丝䯼髻”。而明代的徐生祥蓁修《余姚江南徐氏宗谱》稿本,有谈到明代金银材质䯼髻的变化。

“想嘉靖年来奢华日渐,予髫龀时见家间有锦绣罗绮之哀服,金银珍珠器饰矣。妇女虽备金饰髻,惟皂纱为之,未尝有他者。嘉靖已亥,祖母制一银丝髻,乃初创之时仅见之物。越十年,渐有至于金丝者,丙辰丁巳间,竟以金银打造,而不尚丝矣,制样惟员。”

起初,䯼髻虽然也会用金银线编织,但是常常编织成粗孔样式,然后再上面覆盖黑纱等丝织品充作假髻。盛氏徐氏的䯼髻亦是如此。但是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达,逐渐流行起用金银细丝编织的密网䯼髻。而金银细丝编织的䯼髻因为造价较高,一时间成为了财力、身份的象征。即使富甲一方如西门庆,也无法为每位妻妾做一顶金丝䯼髻。

浙江安吉县吴麟墓出土的金丝䯼髻

结语

当然,金银丝䯼髻虽然富贵,但是并不代表其他材质的䯼髻就此灭亡。毕竟尊贵如孝端显皇后,也是佩戴高大的“棕帽”䯼髻。而像《西游记》提到的蔑丝䯼髻,《太康县志》提到的铁丝胎䯼髻,等等也证明了䯼髻的材质多种多样。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