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瓶梅》的讽刺艺术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全文计9990字)

讽刺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先秦寓言、古代诗歌以及历史散文中均不乏见,但用以展现小说中的世态人情则始于晋代而盛于明清。其中《金瓶梅》的讽刺尤为辛辣恣肆,其深刻广泛的社会意义与悲喜兼备的表现形态相得益彰,充分显示出讽刺的社会功能与艺术魅力。唯其如此,鲁迅先生才不无嘉许之辞,所谓“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同时说部,无以上之”(《中国小说史略》)。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4.html

《金瓶梅》中最为常见的是用喜剧性讽刺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马克思认为喜剧对象的特征是“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喜剧性的旧事物实质上是“指望以外表的充实及有现实意义来掩盖自己内在的空虚及一无可取。”(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笑笑生的创作实践正与这类理性论述暗合。他笔下的不少人物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种喜剧特征。或者言语和行动自相矛盾,或者作态跟实质截然相反,以致给人以滑稽之感。尽管作者对这种不和谐的谬误并不直接加以评论,但读者却能强烈地感受到其内在的可鄙可笑。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4.html

西门庆有一次与应伯爵谈到他对于同僚夏延龄的不满: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4.html

“别的倒也罢了,只吃他贪滥蹋婪的,有事不问青水皂白,得了钱在手里就放了,成什么道理!我便再三扭着不肯‘你我虽是个武职官儿,掌着这刑条,还放些体面才好。’”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4.html

一个靠行贿才得一官半职的恶棍居然议论另一赃官“贪滥蹋婪”、“不问青水皂白”,并大谈什么“刑条”、“体面”,岂非咄咄怪事!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4.html

又有一次他对吴月娘谈起林太太的儿子王三官时,也是一派正人君子的口气: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4.html

“人家倒运,偏生出这样不肖子弟出来。你家父祖何等根基!又做招宣,你又见入武学,放着那名儿不干,家中丢着花枝般媳妇儿——自东京六黄太尉侄女——不去理论,白日黑夜只跟着这伙光棍在院里嫖弄,把他娘子头面都拿出来使了,今年不上二十岁,小小儿的,通不成器!”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4.html

这一席冠冕堂皇的话却是出自一个一惯作奸犯科的色狼之口,不是令人忍俊不禁吗?难怪吴月娘听了也抢白他是“乳儿老鸦笑猪儿足,原来灯台不照自”。至于他与狎妓的蔡御史互相标榜以王羲之、谢安石的情景,则更是一出把肉麻当有趣的滑稽剧,使人在笑声中看透这类禄贼伪人的丑恶本质。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4.html

在《金瓶梅》所展现的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有的人物虽然出场甚少,但同样能以其强烈的喜剧性而令人难忘。右相李邦彦便是如此。当杨提督被劾倒并殃及西门庆的亲家陈洪时,西门庆自知不妙,即派来保等人打点着金银宝玩进京斡旋。这时蔡京“亦因言官论列,连日回避”,故李邦彦独掌“阁中之事”。来保于是通过蔡京之子蔡攸的关系与蔡府管家高安一道去李府拜谒: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4.html

高安就在傍边递了蔡攸封缄并礼物揭帖,来保下边就把礼物呈上。邦彦看了,说道:“你蔡大爷分上,又是杨老爷亲,我怎好受此礼物?况你杨老爷,昨日圣心回动,已没事。但只是手下之人,科道参语甚重,已定问发几个。”即令堂候官取过昨日科中送的那几个名字与他瞧,上面写着:“……杨戬名下坏事书办官卢虎、干办杨盛、府椽韩宗仁、赵弘道、班头刘成、亲党陈洪、西门庆、胡四等,皆鹰犬之徒,狐假虎威之辈。揆置本官,倚势害人,贪残无比,积弊如山。小民蹙额,市肆为之骚然。乞敕下法司,将一千人犯,或投之荒裔,以御魑魅;或置之典刑,以正国法。不可一日使之留于世也!”来保等见了,慌的只顾磕头,告道:“小人就是西门庆家人,望老爷开天地之心,超生性命则个!”高安又替他跪禀一次。邦彦见五百两金银只买一个名字,如何不做分上?即令左右抬书案过来,取笔将文卷上西门庆名字改作‘贾庆’;一面收上礼物去。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294.html

这又是一个仕途蟊贼的典型,刚说罢,“我怎好受此礼物”,旋即便“收上礼物去”,尤其荒唐的竟“将文卷上西门庆名字改作‘贾庆’”。以子虚先生冒名顶替朝廷要犯而居然能瞒天过海,这不仅揭露了权相的装模作样与贪赃弄法,而且也是对虚伪腐败的封建法制的绝妙讽刺。

在表现人物言行、表里之间的强烈反差时,笑笑生有时还借助于不和谐的环境气氛以加强讽刺色彩。如对王招宣遗孀林太太便是在多方对照中披露其病态人格的。她第一次与西门庆幽会时,一边说什么“争奈妾身未曾出闺门,诚恐抛头露面,有失先夫名节”,一边却“眉目顾盼留情”,进而“笑雨嘲云”、“挨肩擦膀”。而他们苟合地点却是在招宣府的“节义堂”内。这之前,作者曾以粗细结合的笔墨渲染出一派正统肃穆的环境气氛:

只见里面灯烛荧煌,正面供养着他祖爷太原节度汾阳郡王王景崇的影身图,穿着大红团就蟒衣玉带,虎皮交椅,坐着观看兵书,有若关王之像,只是髯须短些,傍边列着枪刀弓矢。迎门朱红匾上写着“节义堂”三字。两壁书画丹青,琴书潇洒,左右泥金隶书一联:“传家节操同松竹,报国勋功并斗山。”

无论是祖爷画像的气派或匾额及对联的内涵,都与林太太与西门庆的苟且偷情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既是对这位诰命夫人急于解决性饥渴而又偏要自立“贞节牌坊”的畸形心态的有力揭露,也无情地嘲弄了封建纲常礼教的虚伪性与欺骗性。

笑笑生讽刺的笔锋不仅针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作伪者,而且砭及众多看似卑卑不足道的无耻之徒。譬如陶老者看热闹便是一个喜剧性场面: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