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金瓶梅》的“德”与“色”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1、“无非明人伦戒淫奔”

明万历刻本《金瓶梅词话》,卷首有欣欣子序,称“吾友笑笑生……著斯传,凡一百回,其中语句新奇,脍炙人口,无非明人伦,戒淫奔,分淑慝,化善恶,知盛衰消长之机,取报应轮回之事……”有学者以为“欣欣子”与“笑笑生”这两个命名极其相类,故前者可能是《金瓶梅词话》作者的另一化名 ① ,若此论成立,则可视欣欣子序为作者自序。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自序”也好,“他序”也罢,古往今来,《金瓶梅》形形色色的序和跋,都忘不了为这部“淫书”唱几句“戒淫崇德”的颂歌,忘不了为作者说几句“好理恶色”的恭维话。东吴弄珠客的序,说“作者亦自有意,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廿公的跋,也讲此书“中间处处埋伏因果,作者亦大慈悲矣” ② 。而为《金瓶梅》唱“道德赞歌”的,还要数张竹坡嗓门高:又是“苦孝说”,又是“寓意说”,又是“第一奇书非淫书论”,硬是要“将一部奸夫淫妇,悉批作草木幻影;一部淫情艳语,悉批作起伏奇文”,并发誓要在“我的金瓶梅上洗淫乱而存孝悌,变帐簿以作文章,直使金瓶一书,冰消瓦解” ③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毕竟,白纸黑字的淫乱是洗不掉的,张氏亦无计使“金瓶一书冰消瓦解”,《金瓶梅》数十处秽亵的描写不堪入目,这是有目共睹的。就作品的社会效果而言,《金瓶梅》确有宣淫好色之罪, 将她列为禁书且数百年如一日地打入特藏书库也并不过份。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如此说来,一部《金瓶梅》只有“色”而没有“德”?《金瓶梅》序跋作者们”崇德戒色”之类的颂词全是胡说八道?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金瓶梅》第一回,不无严肃地指出:“酒色财气四体中,惟有财色二者更为利害” ④ ,并作“色箴”: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斩剑愚夫。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足见“色”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这首色箴在七十九回再次出现)。好色者或因淫佚过度而暴亡(如西门庆、庞春梅),或因好色无德而被戮(如潘金莲、陈敬济)。写到西门庆淫丧时,作者有一番议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看官听说,一己精神有限,天下色欲无穷。……西门庆只知贪淫乐色,不知油枯灯灭,髓竭人亡。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为严惩好色的西门庆,作者让他死后托生孝哥儿,受“项带沉枷,腰系铁索”之苦。而结局最惨的要数潘金莲,不仅被武二郎砍头剜心,而且其尸体“暴露日久,风吹雨洒,鸡犬作践,无人领埋”。天下好色者,见此等恶报,谁敢不心悸?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05.html

西门庆死后,孟玉楼改嫁,众街坊说好说歹,且听“说歹的”:

当初这厮在日,专一违天害理,贪财好色,奸骗人家妻女。今日死了,老婆带的东西,嫁人的嫁人,拐带的拐带,养汉的养汉,做贼的做贼,都野鸡毛儿零挦了。

常言三十年远报,而今眼下就报了。

眉评曰:“此一段是作书大意”。不必作多余的说明,《金瓶梅》作者恶色戒色,以好色者的可耻下场来警世醒世的一片苦心,昭然可见。

莫以为《金瓶梅》中只有“反面人物”。“谁谓一片淫欲世界中,天命民懿,为尽灭绝也哉?” ④ 不仅有孝子李安、义士王杏庵、义仆安童,更有“从一而终”的吴月娘,“之死矢靡它”的韩爱姐,“尽忠报国”的周守备……这些“有德”之人,大多得了“善报”,比如吴月娘活了七十多岁(在《金瓶梅》众多女中算是长寿之最),全书末尾有终卷诗,称“楼月善良终有寿,瓶梅淫佚早归泉”,善恶报应,甚是分明。

以色箴开篇,以善恶报应的伦理诗收场,《金瓶梅》作者“明人伦戒淫奔”的创作意图可谓贯穿始终;给予好德者与好色者迥然相异的结局和泾渭分明的褒贬,作者又将其创作意图具体落实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或借书中人物之口或亲自出面,对作品的正反面形象说好说歹,施行道德评价,作者又有意无意地强调了他的创作意图;即使在描写了不堪入目的性交细节后,作者也忘不了用一段顺口溜谴责当事人的好色、淫佚;同理,每逢写到正面形象的光彩言行时,更忘不了赞扬他们的有德好礼。

以正统礼教的眼光看,德与色是水火不容的。从孔夫子的“戒之在色“,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戒色灭欲是儒家道德的一贯准则,顺此者昌,逆此者亡,故高叫“好色”的李贽被视为异端且死于非命。《金瓶梅》的创作意图,大致符合正统礼教。说“十致”,是基于如下事实:作者主观意图与作品客观效果有矛盾,甚至作者创作意图本身也有矛盾(详后)。

孟子讲“食色,性也”。无食,个体的人无法生存;无色,种族的人无法延续。进一步说,食与色。作为人的两大生理欲望,终究是难以(也是不应)抑制的,何况“色”的欲望有时还含有“爱”的情感因素。“好色”却不同了,若以正统礼教的目光看,无论是男性好女色,还是女性好男色,都要被视为品行不端而加以谴责。正是在此意义上,色才成为德的反义词或对立面。那么,何谓“好色”?结合《金瓶梅》的实际来看,好色,不仅指毫无廉耻地嫖娼、乱伦或通奸,而且指丈夫与妻妾之间毫无节制地放纵情欲,甚至还包括夫妻间过份的不合礼仪的亲昵(比如二十一回写西门庆“抱住月娘”,“灯前看她的花容月貌”,眉评称之为“好色”)。与好色相对的有德,则指性问题上的节欲甚至禁欲。《金瓶梅》中的男男女女,或好色,或有德,不管你读者怎么看,人家作者写他(她)们,“无非明人伦戒淫奔”。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