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蔽的破除与身位的开显——《金瓶梅》宗教伦理话语的剖示与辨析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为人切莫用欺心, 举头三尺有神明。

若还作恶无报应, 天下凶徒人食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10.html

所以必须时时检点自己的日常行为, 加强道德的自觉与自律, 以接受神灵的监督。此即词话本第62回回前诗所谓: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10.html

行藏虚实自家知, 祸福因由更问谁。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10.html

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争来早与来迟。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10.html

闲中点检平生事, 静里思量日所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10.html

常把一心行正道, 自然天理不相亏。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10.html

但是, 我们还当注意的是, “敬畏不是什么对已然事物、已被感知事物的附带感觉, 更不是一种纯粹的距离——我们同事物 (尼采说得极好:同其‘错彩镂金’) 之间的感觉所产生的距离。相反, 敬畏是举止, 在这一举止中, 人们才感知到无畏者所未见到的, 视而不见的东西, 即事物之奥秘、事物存在之价值深度。” [3] (P726) 也即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体认到“天理”的存在和“天道”的循环, 并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对待之。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10.html

除过重建“因果报应”这种“深层理念系统”之外, 还当开发人们的内在认识, 澄明和净化人们的心境, 这样才能更加有助于从根本上斩断欲望之念。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纵欲和死亡、繁华与虚幻、热闹共冷淡的转换, 来得十分紧迫, 有急转直下之势。这显然来自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认识论和佛教的“色空”思想, 这种类似于现象学还原的本质直观法, 如套用《长生殿》中的一句曲词来表述, 即“打破情关开真面”。它的目的在孝哥出家后所起的法名——“明悟”——中作了透露:崇祯本于此旁批曰:“一部本旨”;张竹坡行批曰:“酒色财气, 不净不能明, 不明又安能悟?”要达到“净”, 就必须将实在的东西虚无化, 现实世界梦幻化, 这样方能打破“心”的执著, 从“物”的系缚中走出。对此, 张评本第一回作了开宗明义式的点破: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10.html

这“财色”二字, 从来只没有看得破的。若有那看得破的, 便见得堆金积玉, 是棺材内带不去的瓦砾泥沙……即如那妖姬艳女, 献媚开妍, 看得破的, 却如交锋阵上将军叱咤献威风;朱唇皓齿, 掩袖回眸, 懂得来时, 便是阎罗殿前鬼判夜叉增恶态……只有那《金刚经》上两句说得好, 他说道:“如梦幻泡影, 如电复如露。”见得人生在世, 一件也少不得, 到了那结果时, 一件也用不着……到不如削去六根清净, 披上一领袈裟, 参透了空色世界, 打磨穿生灭机关, 直超无上乘, 不落是非窠, 倒得个清闲自在, 不向火坑中翻筋斗也。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10.html

这种佛教的本质直观法, 如舍勒所指出的那样, 是“一种将世界和自身非现实化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被称之为对事物、世界的现实特征的扬弃”。 (1) 只有通过这种扬弃, 人才能“打破他的此时-此地-此种方式的存在和他的周围世界的樊篱”, “才能够通过一个观念的思维王国来构筑他的知觉世界” [3] (P1343) , 不受现实实在性的左右和限制, 寂灭生命欲望的冲动。它不是否定做人, 而是做“更好的人”, 也即将人移到佛的近处。因为“四贪”借用佛教的观点来看, 乃是盘踞在“生命之轮”中央的“三毒”:贪 (欲) 、嗔 (怒) 、痴 (愚) , 它来自于人的欲念及渴求。而欲求则是“苦”的根源, 欲求之于苦犹木之于火, 燃料愈多, 燃烧便愈炽烈, 永无餍足, 一旦势成燎原, 火舌到处一切皆遭焚毁。所以, 只有“寂灭”、“消散”这三股邪火, 才能终止苦难, 获得涅。而此生涅的最简单定义即“灭贪灭嗔灭痴”。[7] (P46-49)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10.html

对此, 舍勒在《受苦的意义》一文中有极为精到的论述, 他说:“佛陀这位伟大的死亡导师, 建构了一个以极其温馨、愉悦的寂灭为基调的灵魂。他想指出一条路, 以了结这种依业罪的因缘而行的永无休止的漂泊。这条路将渐进地获取超个体的自我解脱, 即解脱一切个体化的欲求, 此欲是一种力, 它以因循的方式, 将迫人的实在重点, 放在世界的纯内容之上, 使苦漫无边际, 于是, 佛陀得出了域等式:欲求=实在=苦=个体性。让苦和欲求对象化, 让苦、欲求和实在的这种牢不可破的因缘, 纯粹化为幻象, 才可望获得解脱。” [3] (P651) 换言之, “通过认识到我们对于自我眷恋是没有真实对象的, 通过解除我们对于现象的牢固性的眷恋, 我们终止了痛苦的恶性循环” [8] (P109) , 使心境归于寂静, 如舍勒所言, “由于在这种寂静中万有和个体性完全化为幻象, 它们也就非实在化了。”这种“非在”化的解脱技艺, 我们还可从词话本两次出现的一段偈文中看出。一次出现在第51回薛姑子为月娘等演颂的《金刚科艺》中;一次出现在第80回西门庆出殡之时 (张评本将之删去) 。因篇幅所限, 此不赘引。

这种对社会-人生现象的“本质直观”法, 从《金瓶梅》的书名上亦可窥见。如前所述, “金瓶”加“梅花”是“财色”的象征, 这一“财色”既是“实在”的、“可见”的, 因而才能诱启人们为之而动情;但又是虚幻的、短暂的, 如张竹坡所言——“瓶里梅花, 春光无几。” (《金瓶梅寓言说》) 换言之, 它既是“在”, 又是“非在”。只有破除这种客观的“幻象”, 以及看似“在”性自主和自行其事的假象, 并进而超窬“非在”和“非-非在”, 才能达到内心的澄明和彻底的觉悟——“明悟”。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