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丑尽在情与欲之间——《金瓶梅》的文学地位和美学价值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当然, 由于两位作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不同, 形成了两部作品中两群女性形象迥然不同的审美效果:一个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个则给人厌的感觉。但它们和她们所揭示的社会意义会同样令人重视, 她们所引发的读者对于人生, 对于社会的思考是同样的深刻。

三、《金瓶梅》们的美学价值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6.html

前面已经谈到, 《金瓶梅》从问世之日起, 更多的还是被作为一部“淫书”而长期被人批判的, 而金、瓶、梅以及书中众多女性也几乎被公众定论为“坏女人”, 她们与传统道德相悖逆的言行, 使得她们失去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被舆论冷静观照的资格, 而她们身上所体现的美学价值更是不被人们重视。更多的时候, 更多的人似乎只看到了她们身上充溢泛滥的情欲和人性中的一切弱点, 而对她们至丑、至恶的言行下对人的自然欲望的渴求和张扬却熟视无睹。这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 以及在这样的土壤中生根、发育的以传统道德为本的传统审美标准是有直接关系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6.html

众所周知, 中国的传统道德, 其核心是“礼”, 它强调人对外在等级的自觉认同与遵从, 要求人在道德意识中自觉遏制所有“个人”的欲念。要“明天理, 灭人欲”, 要求人们必须为社会秩序的稳定而牺牲个性。与之相适应, 文学领域便主张“发乎情, 止乎礼”, 主张“文以载道”, 把文学纳入维护封建道德的轨道。在这里, 人, 人性, 人的价值同样是受到蔑视的。文学史中, 一些大胆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 她们一方面在思想和言行中确实表现了对礼教理学“灭人欲”的背叛, 但同时, 在她们身上又一定程度地显示了世俗美德的规范作用。人性人欲在与礼教理学的冲突中被部分张扬, 却在世俗美德中被全面规范。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6.html

传统道德不仅统辖了中国文学的特质, 使它长期磕磕绊绊于道德的天地之中, 同时, 它也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质。这种以“至善至美”为核心的中国美学完全是一种盲目乐观的理想主义, 它既缺乏牢固的现实基础, 更谈不上有什么发展和出路。因为“人的感性欲求”与排斥人的自然生命的道德根本无法“和谐统一”。以中国文学史上众多优秀的女性形象为例, 他们往往有着出众的容貌、才情和品质, 有着被社会和旁人 (男人) 欣赏的美德, 但所有这些都不是为了满足自己, 而是不同程度地满足了男人和社会的需要。她们一方面因为“至善至美”而被人肯定、欣赏、赞美;另一方面, 她们又无法摆脱从属于男性, 只能是男性附庸的社会地位, 她们作为人的个性要求永远得不到关注、得不到满足。而所有这些所谓“美”的人物形象, 也只能是道德规范下的人, 被道德模式化了的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6.html

金瓶梅》的女性们却正是在这一点上显示了深刻的意义!在她们所构成的这个嘈杂的世界里, 没有以往文学作品中的诗情画意, 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孝子贞女, 没有感天动地的忠贞爱情, 没有至真至诚的纯洁友谊……这里有的是人类本性的一切弱点——自私、贪欲、嫉妒、狠毒……这里是一个“至恶”“至丑”的世界, 是一片人类所有私欲肆意泛滥的汪洋。这里的女性身上没有传统道德规范下的一种美, 一点善, 她们身上有的是长期被社会, 被人们压制、掩饰的人对于“性”的追求和“欲”的渴望。她们撕掉罩在人们头上的虚伪的道德面纱, 把最最自然、真实的人性展现出来。她们就是要与一切道德挑战, 以人的自然生命向道德挑战。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6.html

传统的道德原则被轻视, 甚至否定了, 以“至善至美”为核心的美学原则也自然消失了。《金瓶梅》的女性们摆脱“至善至美”的桎梏, 在她们肆无忌惮的追求中, 把人作为自然的人的一切欲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们的言行虽然“无德”, 却洋溢着人对于生命、生存的珍惜, 对于情感的需求, 对于物质的欲望。而所有这些都是一个自然的人, 一个非道德批判对象的人的最起码要求。她们在让读者感受到了什么是“丑”之后, 也启发读者对于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 人的自我价值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思考。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至丑的艺术力量, 无疑沉重撞击了理性主义的美好体系, 突破了中国以道德为本的传统美学的局限, 在美学领域的意义可谓深远。换句话说, 也正因为《金瓶梅》的众女性超越了传统道德的局限, 重新发现了“人”自己, 这样才有助于道德和自然各自扬弃自身, 使得中国文学走向新的美学境界。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6.html

当然, 我们也应该看到,《金瓶梅》们一方面否定了传统道德, 张扬了人的个性要求, 但同时她们对于道德的排斥又走上了极端, 她们完全是排斥一切道德的。从这一点上说, 我们又很难把她们当成现实中完整的感性生命。但不管怎么说, 《金瓶梅》化丑为美, 以丑为美的审美个性, 在中国美学史上还是占有着较重要地位的。它虽然没有使中国美学史上出现西方美学史上有着较强势头的丑学、丑艺术, 但对于中国的道德为本、强调“至善至美”的美学仍然构成了一次强大的冲击。俗语说“不破不立”, 正是有了这样一次反道德、反“传统”的尝试, 才有了后来《红楼梦》那样充满对生命的礼赞和对自由的渴望的真正完美的作品的问世。所以, 我们说, 《金瓶梅》和它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在中国美学史上一样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6.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