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无止境, 死亡是岸——《金瓶梅》的主题思想辨析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另外, 《金瓶梅》的一些性描写, 特别是韵文部分, 往往也包含着作者多层意图。例如宋蕙莲和西门庆前两次幽会, 都在藏春坞雪洞子里。在这儿交欢, 无疑有象征意味。书中写道:“老婆进到里面, 但觉冷气侵人, 尘嚣满榻。于是袖中取出两个棒儿香, 灯上点着, 插在地下, 虽故地下笼着一盆炭火儿, 还冷的打兢。” [14]这气氛是死亡的气氛。蕙莲又说:“西门庆, 冷铺中舍冰, 把你贼受罪不渴的老花子, 就没本事寻个地方儿, 走到这寒冰地狱里来了?口里衔着条绳, 冻死了往外拉。”[14]“地狱”, “死”, “绳子”, 作者暗示了宋蕙莲后来含羞自缢的结局。

在西门庆与王六儿、林太太交合的韵文描写中, 作者几次使用作战博杂的词语来形容, 描写似乎荒诞不经。张竹波批示:“此赋必用杀语, 已伏西门庆死于六儿手中之机。”“一路于战争语, 极力一丑招宣, 又非如王六儿赋中杀语也。”[3]描写的荒诞, 意味着行为的邪恶;用语比拟的区别, 昭示着不同的创作意图。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7.html

第七十八回西门庆与如意儿交合后, 书中写道:“不知已透春消息, 但觉形骸骨节镕。”[14]点出西门庆命运发展的阶段, 对前面性描写的意图及形象意义进行提示。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7.html

第五十二回西门庆和妓女李桂姐交合后, 作者写道:“海棠枝上莺棱急, 绿竹阴中燕语频。闲来付与丹青手, 一段春娇画不成。”[14]透露出作者意识:嫖妓在不影响仕途经济的前提下, 不仅不是不道德的, 而且是一种风流韵事。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7.html

四、结语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7.html

总而言之, 作为一部描摹人世百态, 表现人性丑恶的文学巨著, 《金瓶梅》绝不是一部“淫书”, 更不是为迎合市井之徒而一味渲染情色, 放纵情欲。《金瓶梅》以“人”为本, 由“性”切入, 对具体“人”的性描写是《金瓶梅》有机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是其进行性格表现、心理刻画、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寄寓作者道德评价的重要表现手段。《金瓶梅》通过渗透着作者强烈意识的性描写, 展示了晚明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不仅突破了中国古典小说对“社会人”的表现理学的伪饰而恢复“自然人”的本相, 而且揭示了人性对人的社会组合的影响。虽然由于作者主观上张扬情欲和性恐惧 (这是时代思潮和传统文化在作者头脑中的积淀并反映到作品中) 且充斥着道德说教给《金瓶梅》艺术上带来这样或那样不足并落得“启人淫窦, 导人邪机的诲淫之作”的指责, 但《金瓶梅》作为一部伟大杰作, 或浓妆, 或淡抹, 或明说, 或暗喻, 举重若轻地完成了对“人”整个悲剧人生的审丑叙事, 并蕴含了作者“生聚死散, 因果轮回”的悲天悯人佛道思想, 从而完成了对人性的一种特别的“立此存照”:看似有“色”却是空, 道是无“情”却有情。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7.html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7.html

【参考文献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7.html

[1]张潮.幽梦影[M].北京:中华书局, 2008.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7.html

[2]袁宏道.与董思白书[M]袁中郎全集.北京:世界书局, 1935.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7.html

[3]张竹坡.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杂录[M].济南:齐鲁书社, 1987.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337.html

[4]茅盾.中国文学内的性欲描写[M]茅盾散文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49.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

[6][日]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M]孙俍工译.上海开明书店, 1929.

[7]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金瓶梅资料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8]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9]章培恒,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10][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1.

[11]张瀚.松窗梦语[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12]路工.明代歌曲选[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

[13]李时人,论<金瓶梅>的性描写.张国星.中国古代小说的性描写.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

[14]兰陵笑笑生.金瓶梅[M].西安:三秦古籍书社, 1991.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7]昌红,<金瓶梅>的突破与失落——<金瓶梅>性描写的文化批判.张国星.中国古代小说的性描写.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

[18]张国星.性·人物·审美——<金瓶梅>谈片.张国星.中国古代小说的性描写.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