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明|论《金瓶梅》的艺术缺陷及其形成的原因(4)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四、形成《金瓶梅》艺术缺陷的原因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890.html

一系列的事实说明,《金瓶梅》的艺术缺陷是多方面的,且颇为突出、相当严重的。这是不容掩饰,也无法否认的客观存在。
问题是我们对这些现象,该作何种解释?究竟应如何认识?其原因何在?
有的学者认为:「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词话》本,根本不是作家个人创作,无论哪一个笨拙的作家,也写不出如此众多的败笔。23
他们以此论证:「《金瓶梅》是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24
甚至断言《金瓶梅词话》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未经文人写定的民间长篇说唱『底本』。25
笔者认为,以《金瓶梅》存在的种种艺术缺陷,来否定兰陵笑笑生对《金瓶梅》的个人著作权,根据是很脆弱的,理由是很不充足的。因为:
第一,在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金瓶梅词话》最早刊本明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617)东吴弄珠客序本上,有署名欣欣子的序。在该序言的开头就写道:「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结尾又称:「吾故曰笑笑生作此传者,盖有所谓也。
两次确认《金瓶梅》为「笑笑生作」,而且这个欣欣子在该序中又自称笑笑生为「吾友」,以深知其人及其创作意图自居。在未发现确凿的证据,足以推翻这个历史记载之前,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欣欣子说的是事实。
这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最早版本写明是「编」,情况迥然不同。如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所指出的:「《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
可见明代人对于「作」和「编」,是分得很清楚的,不容混淆的。

《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890.html

刘 辉 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890.html

第二,我们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是在说唱话本的基础上由作家加工创作的,这不但有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话本作证,
而且从唐代李商隐的〈骄儿诗〉,宋代苏轼的《志林》,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等作品中,皆可以找到当时流行说三国故事的记载,宋人罗烨的《醉翁谈录》中有说〈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水浒故事的记载,明代《永乐大典》第13139 卷「送」韵「梦」字条下,有〈梦斩泾河龙〉一段一千二百余字的古本《西游记》佚文,还有朝鲜古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的注文中引录的话本《西游记》的故事;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铁证。
《金瓶梅》如果也跟它们一样「是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怎么既无「累积」初期的话本片段流传下来,在所有的书籍中又找不到《金瓶梅》成书前有说唱金瓶梅故事的历史记载呢?
它既是「世代累积」的,竟然会在「世代」的历史记载中不留下丝毫的痕迹么?
我们不能只根据《金瓶梅》作品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加以推测,而要以可靠的历史材料为证据。从历史材料中,找不到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那样有《金瓶梅》说唱话本流传的确凿铁证,就把《金瓶梅》说成跟它以前的作品一样是「世代积累型的集体创作」,这是难以成立,更不能令人信服的。
第三,从《金瓶梅》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来看,它是属于明代中叶以后,城市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市民意识蓬勃兴起,传统的封建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在急剧衰落,封建阶级的统治日趋腐朽,而新生的市民阶层又尚未觉悟,仍然依附于封建统治阶级,还未形成与封建统治相抗衡的独立的政治力量,
也就是说,那是个旧的统治已经衰朽,而新生的力量又尚未成熟的极其令人窒息的黑暗时代的反映。它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色,表明它不像是「世代累积型」的,而是以当时的现实生活为源泉创造出来的。
它跟《三国》《水浒》《西游》等作品囿于传统题材,世代相传,在思想内容上就表现出「世代累积型」的特点,而缺乏特定的具体时代特色,是迥然有别的。

四大奇书套装本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890.html

第四,从《金瓶梅》的艺术特色来看,它从反映重大的社会政治历史题材,变为描写日常的家庭生活和社会世情,从粗犷的大笔勾勒,变为细致的工笔描绘,
从塑造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形象,变为刻画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小人物,从理想与真实相统一、歌颂与暴露相结合的艺术方法,变为直率的逼真的写实和以无情的赤裸裸的暴露为主的艺术方法,
从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的板块拼接或短篇连环式的结构,变为以人物性格的发展为线索,伏脉千里,前呼后应的有机整体结构,从乐观、豪放、明朗、外露的艺术风格,变为悲观、厌世、灰暗、辛辣的艺术风格,这些都明显地带有文人作家创作的个性特色,而跟在话本小说基础上加工的「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的作品,显然是别具特色,各极其妙。
第五,从《金瓶梅》所存在的种种艺术缺陷来看,如题材内容上某些片段对旧作的因袭,穿插了大量曲词、「有诗为证」「看官听说」等话本熟套,人物姓名、年龄、故事情节、时间顺序有某些重迭、错讹,等等,这些常常被持「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论者作为证据指出来的,实际上这一切却并非《金瓶梅》中所特有的现象。
《红楼梦》是学术界公认的曹雪芹个人创作,而且经过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26上述缺陷和错讹之处,不是也仍然存在吗?27只不过在程度上不像《金瓶梅》那样突出和严重罢了。
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无数事实证明,一部头绪纷繁、卷帙浩大的长篇小说,出现某些疏漏,是难免的,何况《金瓶梅》还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如果没有那些艺术缺陷,那才真是怪事呢!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连「好的作家也常常碰到一些不可饶恕的疏忽」。
他举出柯罗连柯的书中一段描写:「当响起晨祷钟声的时候,一轮明月照耀得如同白昼一般。而复活节时不可能有满月。
托尔斯泰认为这种疏忽「没有什么了不起」,读者「不过是失望罢了」。28
同样,我们对《金瓶梅》中的一些艺术缺陷也不必大惊小怪,如果由此深文周纳,再作进一步的推测,那就有陷入主观唯心论的危险。
因此,在没有从历史材料中发现直接的证据,足以证明《金瓶梅》是「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之前,我们把《金瓶梅》本身存在的艺术缺陷,与其看成是说唱话本的特色,不如把它们看成是早期的作家创作仍然摆脱不了说唱话本的影响,在艺术上尚不够成熟,缺乏足够的独立创作才能,难免还有美中不足的表现,更为切合中国小说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历史轨迹。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又应如何解释《金瓶梅》中明显存在的故事情节重复、矛盾等等错讹呢?有的学者认为,这是「由于作者仓促成书」。29

《金瓶梅词话》影印本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890.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890.html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作为早期的文人创作,《金瓶梅》这样的长篇巨著,从写成初稿到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再到最后刻印流传,这中间似经过他人的增订、修补。
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历史记载来看,《金瓶梅》在刻印流传之前,人们看到的皆非全帙。如:
(1)明代袁宏道在〈与董思白书〉中说:「《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幸一的示。30
(2)明代袁中道在《游居杮录》中写道:「往晤董太史思白,共说诸小说之佳者。白曰:『近有一小说,名《金瓶梅》,极佳。』予私识之。后从中郎真州,见此书之半,大约模写儿女情态俱备,乃从《水浒传》潘金莲演出一支。」31
(3)明代屠本畯在《山林经济籍》中说:「按《金瓶梅》流传海内甚少,书帙与《水浒传》相埓。相传嘉靖时,有人为陆都督炳诬奏,朝廷籍其家。其人沉冤,托之《金瓶梅》。王大司寇凤洲先生家藏全书,今已失散。往年予过金坛,王太史宇泰出此,云以重赀购抄本二帙。予读之,语句宛似罗贯中笔。复从王征吾百谷家,又见抄本二帙,恨不得睹其全。」32
(4)明代薛冈在《天爵堂笔余》中说:「往在都门,友人关西文吉士以抄本不全《金瓶梅》见示,余略览数回,谓吉士曰:『此虽有为之作,天地间岂容有此一种秽书?急投秦火。』后二十年,友人包岩叟以刻本全书寄敝斋,予得尽览。』」33
(5)明代谢肇淛的〈金瓶梅跋〉称:「此书向无镂版,抄写流传,参差散失。唯弇州家藏者最为完好。余于袁中郎得其十三,于丘诸城得其十五,稍为厘正,而阙所未备,以俟他日。34
(6)明代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词曲金瓶梅》称:
「袁中郎〈觞政〉以《金瓶梅》配《水浒传》为外典,予恨未得见。丙午,遇中郎京邸,问:『曾有全帙否?』
曰:『第睹数卷,甚奇快。今惟麻城刘涎白承禧家有全本,盖从其妻家徐文贞录得者。』
又三年,小修上公交车,已携有其书,因与借抄絜归。吴友冯梦龙见之惊喜,怂恿书坊从重价购刻;马仲良时榷吴关,亦劝予应梓人之求,可以疗饥。
予曰:『此等书必遂有人板行,但一刻则家传户到,坏人心术,他日阎罗究诘始祸,何辞置对?吾岂以刀锥博泥犁哉!』
仲良大以为然,遂固箧之。未几时,而吴中悬之国门矣。然原抄本实少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遍觅不得,有陋儒补以入刻,无论肤浅鄙俚,时作吴语,即前后血脉,亦绝不贯串,一见知其膺作矣。」35
上述六条明代人的记载,证明:
(1)《金瓶梅》曾长期以零散的抄本流传,人皆未睹其全;
(2)虽然有人听说王凤洲、刘涎白家藏有《金瓶梅》全本,但也只是传闻,始终未有目睹全本的直接的证人;
(3)《金瓶梅》的刊刻本也不是原本全帙,而是拼凑、增补的,如谢肇淛说:「余于袁中郎得其十三,于丘诸城得其十五,稍为厘正,而阙所未备。沈德符则明确指出,53 57 回是「陋儒补以入刻」。

《万历野获编》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890.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890.html

既然流传下来的《金瓶梅》刊刻本并非来自原作者齐全的定稿本,而是根据零散流传的抄本拼凑、增补而成的,这当中出现前后重复、矛盾、错讹、疏漏,那就是很自然的,一点也不足为怪了。
何况它还是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一边创作,一边就以零散的抄本传开了,在传抄的过程中,作者又很可能传出不同的稿本,传抄者又难免抄错、散失,最后把不同的抄本拼凑、补齐、刻印出来,其在艺术上的破绽百出和粗糙不堪,自然也就是很难避免的了。
我们必须从这些有历史记载可查的《金瓶梅》创作和流传的实际出发,对其存在的艺术缺陷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如果把自己的结论建立在主观推想和臆断上,那就如同把宏伟的大厦建筑在沙滩上一样,是很不牢靠的。
在《金瓶梅》中前后脱节或重出的情况虽然是相当突出的,但也有是属于有的学者所举的某些例证并非作品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论者自己的理解有误。
如举出「西门庆已经转生为他自己的遗腹子孝哥儿,这在第一百回有明白的描写,而同一回却又说西门庆托生为东京富户沈通的次子」为例证,来说明它不是作家个人创作,而是「作为每日分段演唱的词话,各部分之间原有相对的独立性」所造成的「前后脱节或重出」。36
实,这在作品中已经写得很清楚,西门庆托生为孝哥儿,与托生富户沈通为次子,这并不是重出,而是存在着因果关系。
如普静禅师所说:「当初你去世夫主西门庆,造恶非善。此子转身托化你家,本要荡散其财本,倾覆其产业,临死还当身首异处。今我度脱了他去,做了徒弟。常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你那夫主冤愆解释,亦得超生去了。(第100 回)
西门庆之所以能「托生富户沈通为次子」,正是由于孝哥儿出家,使西门庆「冤愆解释,亦得超生去了」的结果。因此,当小玉看见西门庆「今蒙师荐拔,今往东京城内,托生富户沈通为次子─沈钺去也」,同时也正是吴月娘梦见「砍死孝哥儿」之时,孝哥儿出家之后,就「起了他一个法名,唤做『明悟』,作辞月娘而去。
也就是说,西门庆原来托生的孝哥儿已经死了,现在又重新「托生富户沈通为次子」了。
按照张竹坡的说法,这是说明「孝可通神也」,「西门庆复变孝哥,孝哥复化西门,总言此身虚假,惟天性不变,其所以为天性至命者,孝而已矣。」37
这种以孝相劝,使西门庆这样的恶人「亦得超生」,恰恰是封建文人之作的思想局限性的反映;这种隐晦曲折的艺术手法,也正是有别于艺人演唱的文人创作的特色。
(全文终)

《周中明文集》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890.html

周中明 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890.html

注 释:

23 刘辉:《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年)。

24 同注 3。

25 同注23。

26.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27.前人曾指出《红楼梦》中错讹、疏漏之处达数十条之多,详见一粟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北京:中华书局,1963 年)。

28.见《列夫‧托尔斯泰论创作》。

29.黄霖:〈《金瓶梅》作者屠隆考〉,《复旦学报》1984 年第2 期。30.《袁中郎全集》卷一尺牍,《有不为斋丛书》本。

31.《袁小修日记》,《中国文学珍本丛书》本。

32.据阿英《金瓶梅杂话》转录,见《小说闲谈》(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年)。

33.据马泰来:〈有关《金瓶梅》早期传播的一条资料〉转录,见《光明日报》1984 年8 月14 日。

34.谢肇淛:《小草窗文集》卷24,据《中华文史论丛》1984 年第4 辑所载马泰来〈谢肇淛的〈金瓶梅跋〉〉文中所引转录。35.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5。

36.同注3。

37.张竹坡:《金瓶梅》第100 回批语。

文章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本文获授权刊发,原文刊于《周中明<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转发请注明。

周中明 | 论《金瓶梅》中运用比喻的艺术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