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强│蒲松龄借鉴《续金瓶梅》考论

金瓶梅解读评论阅读模式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04.html

摘 要:《聊斋志异·乐仲》中乐仲到南海寻母与《续金瓶梅》中了空(即西门庆之子)到南海寻母(即西门庆之妻吴月娘)的描述几乎完全相同,此外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丑俊巴》中之潘金莲的形象也来自《续金瓶梅》而不是《水浒传》或《金瓶梅》,由此可推断蒲松龄在创作小说与戏曲时曾经借鉴过《续金瓶梅》。这对研究《聊斋志异》素材来源、《续金瓶梅》的传播以及齐鲁古代小说及小说作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价值。据现有的文献记载,丁耀亢与蒲松龄没有直接交往,但是在《聊斋志异·紫花和尚》中已经提到丁野鹤,这表明蒲松龄是熟悉丁耀亢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04.html

关键词:聊斋志异;续金瓶梅;丑俊巴;蒲松龄;丁耀亢;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04.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04.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04.html

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04.html

丁耀亢与蒲松龄是清前期山东著名的文学家。
蒲松龄(1640——1712)与丁耀亢(1599——1669)一在山东淄博,一在山东诸城,相距不远;且两人生年相值近三十年,蒲松龄出生时,丁氏已经是41岁了;而丁氏去世时,蒲氏为29岁,现在还没有文献证明二人有过交往,但是蒲氏的文学创作在取材上已经受到丁氏《续金瓶梅》的影响,《聊斋志异·紫花和尚》中已经提到丁野鹤这表明蒲氏已经阅读过丁氏的作品。
丁氏蒲氏的朋友现在已知的就有王士祯、高珩、张贞、李渔等,有意思的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涉及到的人物不少是丁耀亢的朋友或相识,如张幼量、谭晋玄等。因此蒲氏对丁氏应该很熟悉。

一、《乐仲》对《续金瓶梅》的借鉴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04.html

对《聊斋志异·乐仲》来源探讨的不多,笔者仅见崔蕴华先生的《佛教中的“摩登伽女”原型与〈聊斋志异·乐仲〉篇之渊源探讨》,[1]文章认为“《聊斋志异·乐仲》中男主人公乐仲与妓女的交往并非一般意义的文学描述,而是有着深厚的佛教渊源”,“《乐仲》从‘阿难与摩登伽女’原型中受到启发”等。
笔者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事情也许不这么简单,笔者却发现《乐仲》中乐仲到南海寻母与《续金瓶梅》中了空(即西门庆之子)到南海寻母(即西门庆之妻吴月娘)的描述几乎相同,这对揭示这两部同产于山东的文学名著有一定的价值。
现比较如下:
第一、乐仲与了空身世相同。乐仲,“父早丧,遗腹生仲。母好佛,不茹荤酒”。[2]P1240了空,也就是《金瓶梅》中的孝哥,西门庆早死,是西门庆的遗腹子,在《续金瓶梅》中,母亲吴月娘出家为尼姑,天天礼佛。
第二、病中思母都梦见母亲,醒后都痊愈。乐仲,“因而病益剧。瞀乱中,觉有人抚摩之,目微启,则母也。惊问:‘何来?’母曰:‘缘家中无人上墓,故来就享,即视汝病。’问:‘母向居何所?’母曰:‘南海。’”。[2]P1241
了空思念母亲大病,“可怜今生不得见母,了空双眼落泪,惊动韦驮菩萨,到一更时分,送一碗凉水来给了空吃了,即日出了汗”,[3]P604后来梦见“他母亲吴氏跪在面前,却又是几千重楼阁里,观音菩萨和母亲面前俱有了空跪着念经”。[3]P604
第三、都是随着进香社到南海寻母。乐仲“既起,思朝南海。会邻村有结香社者,即卖田十亩,挟资求偕”。[2]P1241
了空“等了一起香客,是山东临清善人当的南海进香社,僧俗有百十人,搭了个舱,同这些善人过莲花洋,朝南海去了”。[3](P604)
第四、在南海所见相同。乐仲“忽见遍海皆莲花,花上璎珞垂珠;琼华见为菩萨,仲见花朵上皆其母。因急呼奔母,跃入从之。众见万朵莲花,悉变霞彩,障海如锦。少间,云静波澄,一切都杳”。[2]P1242
了空“只见一阵风来,楼阁全无,满海里五色莲花,红黄青碧,一朵朵莲花上都是观音。这里和佛不绝,只见一阵风来,莲花全无”。[3]P620

《聊斋志异》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04.html

第五、最后父子或母子相会。乐仲见到了自己从没有见过的儿子;而了空见到了失散多年的母亲。
第六、更为奇特且有趣的是,乐仲与了空都有一个妻子,但他们与妻子从来没有床笫行为,最后又双双成仙或成佛而去。
如蒲松龄评价乐仲说:“乐仲对丽人,直视为香洁道伴,不作温柔乡观也。寝处三十年,若有情,若无情,此为菩萨真面目。”[2]P1246后来乐仲与琼华尸解仙去。
了空与锦屏小姐成亲后,了空从不与锦屏发生性关系,而是对她讲佛法。最后,锦屏对了空说:“我今和你相伴一年,虽不成夫妇,定是前世同伴修行的道友。[3]P279
后来了空成佛,锦屏得道。值得注意的是,乐仲与琼华是“道伴”,了空与锦屏为“道友”,两相比较,相似很明显。
从上面六点可以看出,乐仲与了空的身世相同,且都跟着“结香社”或“进香社”到南海寻母,在南海都见到万朵莲花,最后父子或母子团聚。
尤其“莲花上出现菩萨或观音”以及两对夫妻同床却无性行为,最后成仙成佛而去这几个细节惊人的相似,这些种种相似或相同,不大可能是蒲松龄与丁耀亢两人使用的是同一个素材,只可能是蒲松龄参考过丁耀亢的《续金瓶梅》。

《续金瓶梅》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04.html

二、《丑俊巴》对《续金瓶梅》的借鉴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04.html

蒲松龄还有俚曲《丑俊巴》(只有一折半,似未完),讲的是取经回来的猪八戒看见枉死城中受审的潘金莲,害了相思病的故事。
我们知道,在《金瓶梅》的三个主要版本中(万历本、崇祯本、张评本),只有普静禅师超度西门庆与潘金莲等人,均没有潘金莲在地狱受审的描写;而在《续金瓶梅》的第四、五、七回都是写的潘金莲等人在地狱受审的过程。
《丑俊巴》写到了“昏昏惨惨地狱路”、“俩鬼押着一个鬼(即潘金莲)”,“金莲上前销了到,上头吩咐且寄监”。[4]P2743“只听他(指潘金莲)起解出来,大喝一声留人,对大鬼小鬼,谁敢牙崩个不字?”[4]P2743也是写的潘金莲在地狱受审的经过。
还有《续金瓶梅》第四回回目为“枉死城淫鬼传情”,说的是潘金莲死后依然淫荡;《丑俊巴》中的一个回目也为“枉死城金莲成双对”,可知,《丑俊巴》中的潘金莲为《续金瓶梅》中的潘金莲。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点似乎还无人注意到。蒲先明整理、邹宗良校注的《聊斋俚曲集》在《丑俊巴》前的介绍中说:
“《西游记》中大唐三藏法师玄奘的二徒弟猪八戒取经归来,得成正果,受封净坛使者。
一日,八戒酒后闲观地狱景致,见到《水浒传》(或云《金瓶梅》。
二书倶经蒲松龄过阅)中宋徽宗时被武松杀死的潘金莲被解到阴间……”,[5]P422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水浒传》与《金瓶梅》中并没有写到潘金莲在地狱受审的过程,所以这里并不是这两本书,而是《续金瓶梅》。
然而盛伟先生也看出《续金瓶梅》与《丑俊巴》之间的关系密切,不过他认为这只是丁耀亢、蒲松龄二人看了《金瓶梅》而各自在自己小说中有相同的生发,换言之,盛伟先生认为,蒲松龄没有见到《续金瓶梅》,至于《丑俊巴》与《续金瓶梅》有相似的成分,只是两个作家心思一样罢了。
他说:“蒲松龄的俚曲《丑俊巴》,就是以该回为起缘,加进猪八戒而构成续《金瓶梅》的框架。与丁耀亢之《续金瓶梅》是同一模式,二者皆藉其亡魂,在阴司中,各得报应。也许,在当时续书者的意念中,有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与同一道德观念,即抱有‘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小百姓的人生哲理。

《聊斋志异》

丁耀亢《续金瓶梅》第五回的回目‘枉死城淫鬼传情’,而蒲松龄的俚曲《丑俊巴》开场[西江月]中‘净坛府呆仙害病,枉死城淫鬼留情’其立目,又是这样的类同。”[6]
二者是如此之“类同”,如“枉死城淫鬼传情” 与“枉死城淫鬼留情”仅有一字之差,只能是蒲松龄借鉴了丁耀亢之《续金瓶梅》,而不可能是“在当时续书者的意念中,有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与同一道德观念”。
由上可知,蒲松龄确实阅读过《续金瓶梅》,并在创作上借鉴了它。应该说,蒲松龄是读到并借鉴《续金瓶梅》较早的人之一,他不但阅读并且在小说中模仿了。
本文想问的是,作为同在齐鲁之邦的相处几乎同时的两个小说家?他们之间有没有交往?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发生的?难道只是一般的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吗?
蒲松龄与丁耀亢同为山东人,一在山东淄博,一在山东诸城,相距不远;且两人生年相值近三十年,虽然现在没有证据证明二人有交往,但揆之以理,蒲氏曾见丁氏或阅丁氏之作亦不无可能。
《聊斋志异·紫花和尚》中已经提到丁野鹤,文中说:“诸城丁生,野鹤公之孙也。”这里的“野鹤公”即指“丁耀亢”,号野鹤,从“野鹤公”的称呼来看,蒲松龄对这位前辈是推崇的。
《续金瓶梅》在清初就被明令禁毁,蒲松龄是如何得到的?是抄本还是刊本?总之,《续金瓶梅》与《聊斋志异》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除了丁耀亢与蒲松龄关系需要研究以外,笔者认为《乐仲》的本事还有以下意义。
第一、纵观《聊斋志异》的本事(或说素材来源),以朱一玄先生《聊斋志异资料汇编》为例,几乎全为文言小说,罕见白话小说,虽然《齐天大圣》、《刘全》与《西游记》有关,《桓侯》与《三国演义》有关,但《西游记》与《三国演义》家传户诵,且这三篇文章与这两部小说内容上几无联系,只是借了孙悟空或张飞的名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说蒲松龄依据《西游记》创作了《齐天大圣》或《刘全》。
而《续金瓶梅》为通俗小说,这说明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写作上,同样吸取了白话小说的影响。
第二、一般来说,由“本事”敷衍而来的小说总是在“本事”的基础上踵事增华,而《乐仲》之“乐仲寻母”却由《续金瓶梅》中的“了空寻母”缩写而成,这种创作手法在《聊斋志异》中不多见,值得注意。

《金瓶梅续书三种》

参考文献:

[1]崔蕴华.佛教中的“摩登伽女”原型与《聊斋志异·乐仲》篇之渊源探讨[J].蒲松龄研究,2002(2).

[2]聊斋志异[M].张友鹤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丁耀亢.金瓶梅续书三种·续金瓶梅[M].济南:齐鲁书社,1988.

[4]蒲松龄全集[M].盛伟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5]蒲松龄.《聊斋俚曲集》[M].蒲先明整理、邹宗良校注.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

[6]盛伟.《金瓶梅》对蒲松龄创作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1993(2).

文章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本文获授权发表,原文刊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转发请注明出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