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计4160字)
古时男性对女性的审美观是从无到有,并逐渐趋同的。男性对女性的审美从秦汉开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到魏晋以柔为美,从唐代以丰腴雍容为美到元明清以清雅内敛为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50.html
《金瓶梅》中描写女性的手笔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尤其在描写女性形象方面,作者可谓是不遗余力。读《金瓶梅》时我们发现,每当有女性角色出场,首先就有对这个女性角色外貌以及德行才干方面的描写,这体现出明代男性对女性整体形象的关注与重视。笔者将通过以书中潘金莲、吴月娘、孟玉楼等女性角色为例,来分析明代男性对女性的审美观,并结合时代背景阐释这些审美观产生的原因。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50.html
一、外貌
身材与容貌从古至今都是评价女性外貌的重要标准,明代亦是如此。明代男性对女性身材的要求是小巧纤瘦,注重女性整体的精致感,对女性面容的要求则是清秀淡雅、细眉粉面,注重皮肤的白皙素净。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50.html
(一)、身材——小巧纤瘦
《金瓶梅》中貌美的女性大多具有脸小、足小、手纤、腰细等体态特征,表现出她们身材的小巧纤瘦。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50.html
在《金瓶梅》第二回西门庆初见潘金莲时,对潘金莲有着这样的刻画:“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潘金莲的身材应该是轻巧而紧实的,无论是“花朵身儿”,还是“葱枝手儿”,抑或是“杨柳腰”、“尖翘脚儿”都会给人一种精致而惊艳的感受。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50.html
同样具有纤细身材的还有孟玉楼。第九回对孟玉楼有这样的描述:“第三个就是新娶的孟玉楼,约三十年纪,生得貌若梨花,腰如杨柳,长挑身材,瓜子脸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孟玉楼即使年过三十身材依然是保持的非常好,“腰如杨柳”和“长挑身材”无一不体现出孟玉楼的身材苗条纤细,紧实干练,相对于潘金莲和孟玉楼,李娇儿的“肌肤丰肥”、“身体沉重”就显得十分赘余拖沓了。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50.html
此外,我们在书中常见“五短身材”这一词,多用在描写女性体态上。古时,“五短身材”泛指身材矮小之人,在今天肯定不是赞美人身材好的词语,可是在《金瓶梅》中却专门用来描述一些貌美的女性,可见男性对女性身材娇小之美的重视了。那么明代女性身材美的体现为什么是小巧呢?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50.html
首先,文人群体的扩大是个很重要的因素。随着明代文人雅士群体的扩大以及其作品的增多,明代审美文化逐渐由文人雅士引导,像女性化的方向发展。虽有唐宋求华的风尚遗存,但相比于唐代以女性“体态腴肥”为美,总的来说还是以追求雅致情趣、意境、文人情态为多,突出了对雅致美的追求。在明代文人作品中,无论是高高在上的仙女、大家小姐,还是普通的民间妇女,无一不呈现出一种瘦弱、纤细的阴柔之美,侧面反映了文人雅士追求精神上轻盈、淡雅的目的。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50.html
其次,宗教的传播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佛教和道教作为中国古代的两大宗教在长时期的发展后,在明朝衰落下去,可是这种衰落指的是教义上没有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宗教的世俗化特征却日益显著,渗透在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金瓶梅》第一回中西门庆要求吴师父为他们兄弟结拜作法,还是第七十四回薛姑子佛口谈经,都体现了普通民众对于佛教的迷信和盲从。那么这个时候对女性的审美便大致以佛教中的观音菩萨形象为标准,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以娇小妩媚和三寸金莲为美的标准了。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50.html
(二)面部——清秀白净
白皙的面庞、柳叶般的眉不仅在当今是评价女性美的重要标准,在明代也同样适用。文章源自金瓶梅网www.jinpm.cn金瓶梅网-http://www.jinpm.cn/31950.html
《金瓶梅》第十回,吴月娘形容李瓶儿时曾道:“生得五短身材,团面皮,细湾湾两道眉儿,且是白净,好个温克性儿。”可以看出吴月娘对李瓶儿的容貌可谓是高度评价,“团面皮”体现出了李瓶儿脸庞白皙,“细湾湾两道眉”则是说李瓶儿眉毛如柳叶般细长,面容清秀。同样面容清秀的还有王六儿,《金瓶梅》中对王六儿有着这样的描写:“淹润润,不搽脂粉,自然体态妖烧;袅袅娉娉,懒染铅华,生定精神秀丽。两弯眉画远山,一对眼如秋水。”将其面容清雅淡远的特点刻画地十分形象。
西门庆不仅将面庞清秀白净作为对女性的审美标准,更是把这种标准应用于男性。《金瓶梅》第十二回提到孟玉楼带来的小厮琴童“眉目清秀,乖滑伶俐”,西门庆便专让他看管花园,晚夕就在花园门首一间小耳房内安歇,厚待他,不让他做脏活累活。王六儿将自己面目清秀的弟弟王经送与西门庆,西门庆也一例收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明代男性对女性面容的审美观渐渐偏向于清秀白净,不施粉黛的自然美了。
深究明代男性对女性面部审美观的产生原因,文人的引导不可忽视。文人趣味促使人们对女性的审美更加注重素淡之色。化妆则务求“微施粉泽,略染猩红”否则过分装饰,如“丹铅其面,粉藻其姿”就会适得其反,引起人的视觉疲劳。可见在那时文人心目中,女子最美的妆饰效果就如淡墨写意画一般,重淡雅忌繁琐。此外,明代文人雅士还强调一种含蓄之美。明代女子的化妆温顺、稳重而决不浓妆艳抹这也正与含蓄之美如出一辙。明代女子化妆推崇细长弯月形眉,着眼精细,强调“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眉黛烟青”,脸上搽上淡淡的若有若无的胭脂,就显得温婉秀美了。
二、德行——贞洁
明清时期,理学的不断发展对妇女的德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贞洁观方面是前所未有的苛求,甚至禁锢了妇女的一生。受这一正统文化影响,明代文学作品中便衍生出许多传统的贞洁烈女,她们忠于丈夫,坚守贞洁,眼中没有其他异性,关键时候不惜以身殉情,充分体现了妇女忠贞贤良、从一而终的精神品质。《金瓶梅》描写的女性大多放浪淫荡,却是兰陵笑笑生为反映时代特征而描写,并非提倡。书中也有坚守妇道,保持贞洁的烈女,体现了兰陵笑笑生对封建正统女性的赞赏。
读了《金瓶梅》后,我们不难发现,吴月娘是具有妇女贞洁观的最典型的一个人物。她恪守封建礼教,为唯独自己是女儿身嫁到西门家感到自豪,第十八回中,孟玉楼与她讨论李瓶儿嫁蒋竹山的事时曾道:“论起来,男子汉死了多少时儿?服也还未满,就嫁人,使不得的!”而吴月娘却说:“如今年程,论的甚么使的使不的。汉子孝服未满,浪着嫁人的,才一个儿?淫妇成日和汉子酒里眠酒里卧的人,他原守的甚么贞节!”其中吴月娘面对孟玉楼和潘金莲两个丈夫孝服未满就嫁人的女性,可谓是十分骄傲自得。后来她与潘金莲正面冲突时更是破口大骂,指责潘金莲是“趁来的老婆”,而她自己则是“真材实料”、“不浪”。即使西门庆在外花天酒地、吃喝嫖赌,吴月娘依然坚守男女授受不亲的准则,甚至在西门庆死后面对殷天锡和矮脚虎王英时,仍然拼死挣扎以保留贞洁,可以看出她从前接受的正统教育中对女性贞洁观的重视。
那么为什么女性的贞洁会成为女性道德审美的重要标准之一呢?
开头说的宋明理学的传播与发展是很重要的原因。封建社会发展到明初,儒家学说的影响不断扩大,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逐渐稳固。统治者尤为提倡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而对妇女的要求便更是非常严苛了。朱棣即位后,又派人编《古今烈女传》,严格规范妇女的行动,不许妇女干政,重视妇女的勤劳守家,从一而终。地方政府当然是严格贯彻朝廷的要求,为了提高地方的道德水平,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不让死了丈夫的妇女改嫁,并为贞洁的妇女立贞节牌坊。
据台湾学者董家尊统计,明代节烈女性共有35829人,为历代总和的21倍,而那些姓名被湮灭者,更是不可胜计。正如《明史·烈女传》曰:“明兴,著为规条,巡方督学岁上其事。大者赐祠祀,次亦树坊表,乌头绰楔,明耀井间,乃至僻壤下户之女,亦能以贞白自砒。其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可见明代烈女数量之多。
在官方奉理学为正统的政策以及社会主流意识的影响下,贞洁就成了男性对女性审美观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才干——服务
在《金瓶梅》中,才干作为对女性审美的重要标准之一,并非男子的骑马射箭或是赋诗作画,而是考察妇女的基本功:烹饪、弹琴、针指等服务男性的活动。
《金瓶梅》第一回中便对潘金莲的才华作了具体介绍,“他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二三,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女工针指......”我们可以看出,潘金莲虽然行为放荡,不守妇道,但还是有许多吸引人的才华的。而且潘金莲学女工针指和管弦丝竹时年龄尚小,可见其才华与悟性之高。
除了管弦丝竹和女工针指外,烹饪也是考察女性才干重要的标准。第九回中这样介绍孙雪娥:“第四个孙雪娥,乃房里出身,五短身材,轻盈体态,能造五鲜汤水,善舞翠盘之妙。”从孙雪娥的出身来看,她只是西门庆原配陈家娘子的陪嫁丫头,比起富贵多金的李瓶儿和孟玉楼以及妖艳多姿的潘金莲未免逊了好几格,但是西门庆还是将她排为第四,收入房中。即使她只是据守着厨房的一席之地,但能从从丫头变为夫人,甚至后来一段时期内可以与潘金莲相抗衡,足以见识到她的厨艺高超的重要性。
那么,女性的厨艺、女工、音乐才能都是在男权社会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也就是说因男性的需要和愉悦男性的需求产生的。厨艺和女工作为女性最基本的愉悦男性的功能就不加多谈,但是女性的音乐才能为什么也会成为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呢?
首先,明代商品经济发达衍生出的游乐宴饮文化是个重要原因。明代商品经济发达,普通百姓的生活由崇俭到崇奢,更加注重享乐。商人们集体征妓、品艳的活动逐渐增多,而丝竹琴音便成了商人们宴饮时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在《金瓶梅》中,我们时常可以见到描写宴饮时候琴师弹琴的场景,这时候丝竹等乐器便承担了文化审美的功能,给予商人们身心上的愉悦和放松。因此,男性对女性是否具有音乐才能就会十分关注。《金瓶梅》中西门庆听说孟玉楼会弹月琴时大喜的表现以及让潘金莲吹箫的表现足以看出明代男性对女性音乐才能的重视。此外,青楼曲艺的发展也是个重要原因,随着明代戏曲文艺作品增多,文人为妓女作曲蔚然成风,曲艺作为青楼附加的项目得到了发展,到青楼听曲就成了商人重要的消遣方式之一,音乐就变成了男性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而女性自然就要承担这一部分的责任了。
综上所述,《金瓶梅》展现了男权社会中的女性权力、自由被剥夺,逐渐变成依附男性的附属品的过程。明代男性对女性审美观的建立是以男权社会为大背景的,对女性的审美以是否愉悦男性为重要标准,其审美意义最终也是服务男性。因此,明代男性对女性审美观所包含的内容全是用来满足男性需求的,对女性的积极意义微乎其微,还有很大的消极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男性对女性的审美观,往往能折射出男女平等程度。
《金瓶梅》